拜星月慢
拜星月慢。近現代。陳方恪。 缺月墻陰,幽香坊角,隔水砧聲微度。依舊風情,認紋窗煙霧。嘆如夢,最是欹紅軟翠筵底,臘鳳匆匆歸去。永夜無聊,數青溪鐘鼓。甚傷心、穩向天涯住。孤鸞信、第一眉痕誤。料應紅袖寒添,惹歡塵都污。記今生、萬種溫柔處。天河迥、錯喚桃根渡。祗賺得、楚客蕭疏,寫江關哀句。
[近現代]:陳方恪
缺月墻陰,幽香坊角,隔水砧聲微度。依舊風情,認紋窗煙霧。
嘆如夢,最是欹紅軟翠筵底,臘鳳匆匆歸去。永夜無聊,數青溪鐘鼓。
甚傷心、穩向天涯住。孤鸞信、第一眉痕誤。料應紅袖寒添,惹歡塵都污。
記今生、萬種溫柔處。天河迥、錯喚桃根渡。祗賺得、楚客蕭疏,寫江關哀句。
缺月牆陰,幽香坊角,隔水砧聲微度。依舊風情,認紋窗煙霧。
歎如夢,最是欹紅軟翠筵底,臘鳳匆匆歸去。永夜無聊,數青溪鐘鼓。
甚傷心、穩向天涯住。孤鸞信、第一眉痕誤。料應紅袖寒添,惹歡塵都污。
記今生、萬種溫柔處。天河迥、錯喚桃根渡。祗賺得、楚客蕭疏,寫江關哀句。
唐代·陳方恪的簡介
陳方恪(1891—1966)字彥通,齋號屯云閣、浩翠樓、鸞陂草堂。江西義寧(今修水)人,陳三立第四子,陳寅恪弟,在家族中排行第七,故人又稱其為“陳家老七”、“彥老七”。光緒十七年(1891)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陳寶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內。受家學影響,從小習詩詞文章,傳承散原老人文脈。師從陳銳、周大烈、王伯沆等名士,又得梁鼎芬、沈曾植、樊增祥、朱古微、鄭文焯、陳衍、鄭孝胥等詩詞名家點撥,詩名在其兄陳衡恪、陳隆恪、陳寅恪之上。陳方恪大半生風流倜儻,名士氣派十足,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鎮稱為“金陵最后一個貴族”。
...〔
? 陳方恪的詩(135篇) 〕
元代:
方回
我家黃山百里遠,兩峰插天翠如剪。
歸心久落故溪云,柁轉不由船不轉。
我家黃山百裡遠,兩峰插天翠如剪。
歸心久落故溪雲,柁轉不由船不轉。
明代:
黃廷用
朔風一陣胡沙起,誓 烽煙欲報恩。拔劍長驅抵絕漠,鳴弓射獸獻轅門。
朔風一陣胡沙起,誓 烽煙欲報恩。拔劍長驅抵絕漠,鳴弓射獸獻轅門。
:
金鑒才
淇園誰植露中枝,影落滄波有所思。江上綸竿高士釣,庭前竹馬小兒騎。
到階暮色重重積,穿戶斜光寂寂移。莫道已臨天尺五,瀟湘風雨不勝悲。
淇園誰植露中枝,影落滄波有所思。江上綸竿高士釣,庭前竹馬小兒騎。
到階暮色重重積,穿戶斜光寂寂移。莫道已臨天尺五,瀟湘風雨不勝悲。
清代:
易順鼎
皓魄西生易沒,長江東去難還。多少精靈來更往,總在寒云斷葦邊。
一燈紅不然。
皓魄西生易沒,長江東去難還。多少精靈來更往,總在寒雲斷葦邊。
一燈紅不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