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美人
虞美人。近現(xiàn)代。陳方恪。 梅花金萼勻香雪。柳眼低相結(jié)。東風吹遍上陽春。腸斷滿城簫鼓、說升平。笙歌散后游人去。微潤天街雨。酒懷幽思兩誰同。消受玉樓人起、五更鐘。
[近現(xiàn)代]:陳方恪
梅花金萼勻香雪。柳眼低相結(jié)。東風吹遍上陽春。腸斷滿城簫鼓、說升平。
笙歌散后游人去。微潤天街雨。酒懷幽思兩誰同。消受玉樓人起、五更鐘。
梅花金萼勻香雪。柳眼低相結(jié)。東風吹遍上陽春。腸斷滿城簫鼓、說升平。
笙歌散後遊人去。微潤天街雨。酒懷幽思兩誰同。消受玉樓人起、五更鐘。
唐代·陳方恪的簡介
陳方恪(1891—1966)字彥通,齋號屯云閣、浩翠樓、鸞陂草堂。江西義寧(今修水)人,陳三立第四子,陳寅恪弟,在家族中排行第七,故人又稱其為“陳家老七”、“彥老七”。光緒十七年(1891)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陳寶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內(nèi)。受家學影響,從小習詩詞文章,傳承散原老人文脈。師從陳銳、周大烈、王伯沆等名士,又得梁鼎芬、沈曾植、樊增祥、朱古微、鄭文焯、陳衍、鄭孝胥等詩詞名家點撥,詩名在其兄陳衡恪、陳隆恪、陳寅恪之上。陳方恪大半生風流倜儻,名士氣派十足,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鎮(zhèn)稱為“金陵最后一個貴族”。
...〔
? 陳方恪的詩(135篇) 〕
明代:
劉存業(yè)
抱被相隨石室中,天雞初唱海濤紅。晦明不定山頭日,呼舞無端谷口風。
前輩書題空石蘚,野人心思只云松。神仙骨相知誰是,更踏飛云最上峰。
抱被相隨石室中,天雞初唱海濤紅。晦明不定山頭日,呼舞無端谷口風。
前輩書題空石蘚,野人心思隻雲(yún)松。神仙骨相知誰是,更踏飛雲(yún)最上峰。
唐代:
方干
散拙亦自遂,粗將猿鳥同。飛泉高瀉月,獨樹迥含風。
果落盤盂上,云生篋笥中。未甘明圣日,終作釣漁翁。
散拙亦自遂,粗將猿鳥同。飛泉高瀉月,獨樹迥含風。
果落盤盂上,雲(yún)生篋笥中。未甘明聖日,終作釣漁翁。
:
弘歷
再來應(yīng)是歲庚辰,珍重高年命屢申。早識云卿擅當代,不教疏傅獨前人。
華茵聯(lián)句朋猶昨,綺閣懸燈物共春。眠食倘彊思亟見,宴陪撒荔莫辭頻。
再來應(yīng)是歲庚辰,珍重高年命屢申。早識雲(yún)卿擅當代,不教疏傅獨前人。
華茵聯(lián)句朋猶昨,綺閣懸燈物共春。眠食倘彊思亟見,宴陪撒荔莫辭頻。
明代:
李孫宸
雨露猶傳奕葉光,謝庭楚澤競芬芳。握來會起明光草,不向猗蘭論國香。
雨露猶傳奕葉光,謝庭楚澤競芬芳。握來會起明光草,不向猗蘭論國香。
明代:
薛瑄
當戶海榴樹,紛紛落絳英。竹林新筍出,石砌綠苔生。
小屋知心靜,繁花覺眼明。少陵今遠矣,誰與論詩情。
當戶海榴樹,紛紛落絳英。竹林新筍出,石砌綠苔生。
小屋知心靜,繁花覺眼明。少陵今遠矣,誰與論詩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