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聲甘州 匡廬山中作
八聲甘州 匡廬山中作。近現(xiàn)代。陳方恪。 對屏風(fēng)九疊倚晴空,氤氳漲江天。恁柴桑日瘦,虎溪人去,煙月年年。縹緲竹林清磬,回首白云邊。冥吹松陰合,石瀨濺濺。來撫封碑陳跡,甚紫芝歌斷,白鹿尋仙。悵玄機老矣,何處問前緣。待幾時、野棠開后,又漫山、春雨響啼鵑。誰還伴,東蒙舊隱,云臥華顛。
[近現(xiàn)代]:陳方恪
對屏風(fēng)九疊倚晴空,氤氳漲江天。恁柴桑日瘦,虎溪人去,煙月年年。
縹緲竹林清磬,回首白云邊。冥吹松陰合,石瀨濺濺。
來撫封碑陳跡,甚紫芝歌斷,白鹿尋仙。悵玄機老矣,何處問前緣。
待幾時、野棠開后,又漫山、春雨響啼鵑。誰還伴,東蒙舊隱,云臥華顛。
對屏風(fēng)九疊倚晴空,氤氳漲江天。恁柴桑日瘦,虎溪人去,煙月年年。
縹緲竹林清磬,回首白雲(yún)邊。冥吹松陰合,石瀨濺濺。
來撫封碑陳跡,甚紫芝歌斷,白鹿尋仙。悵玄機老矣,何處問前緣。
待幾時、野棠開後,又漫山、春雨響啼鵑。誰還伴,東蒙舊隱,雲(yún)臥華顛。
唐代·陳方恪的簡介
陳方恪(1891—1966)字彥通,齋號屯云閣、浩翠樓、鸞陂草堂。江西義寧(今修水)人,陳三立第四子,陳寅恪弟,在家族中排行第七,故人又稱其為“陳家老七”、“彥老七”。光緒十七年(1891)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陳寶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內(nèi)。受家學(xué)影響,從小習(xí)詩詞文章,傳承散原老人文脈。師從陳銳、周大烈、王伯沆等名士,又得梁鼎芬、沈曾植、樊增祥、朱古微、鄭文焯、陳衍、鄭孝胥等詩詞名家點撥,詩名在其兄陳衡恪、陳隆恪、陳寅恪之上。陳方恪大半生風(fēng)流倜儻,名士氣派十足,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鎮(zhèn)稱為“金陵最后一個貴族”。
...〔
? 陳方恪的詩(135篇) 〕
唐代:
白居易
征途行色慘風(fēng)煙,祖帳離聲咽管弦。翠黛不須留五馬,
皇恩只許住三年。綠藤陰下鋪歌席,紅藕花中泊妓船。
處處回頭盡堪戀,就中難別是湖邊。
征途行色慘風(fēng)煙,祖帳離聲咽管弦。翠黛不須留五馬,
皇恩隻許住三年。綠藤陰下鋪歌席,紅藕花中泊妓船。
處處回頭盡堪戀,就中難別是湖邊。
宋代:
丘處機
海曲山河洞府低,蓬壺閬苑海東西。仙人玉女時游集,不許桃源過客迷。
海曲山河洞府低,蓬壺閬苑海東西。仙人玉女時遊集,不許桃源過客迷。
宋代:
陳造
長日登臨憶侍郎,芳時譚笑客凝香。
須公多辦瓊花露,容我時開古錦囊。
長日登臨憶侍郎,芳時譚笑客凝香。
須公多辦瓊花露,容我時開古錦囊。
:
李時勉
仆夫促嚴駕,曉發(fā)鑾輿先。避彼雞鳴道,迂回由東山。
山險歷層疊,路狹經(jīng)萬盤。下山入地底,登高上云端。
仆夫促嚴駕,曉發(fā)鑾輿先。避彼雞鳴道,迂回由東山。
山險曆層疊,路狹經(jīng)萬盤。下山入地底,登高上雲(yún)端。
明代:
王世貞
裁呼小草便無聞,祇為慚他誓墓文。若道長安車馬色,春風(fēng)吹作五陵云。
裁呼小草便無聞,祇為慚他誓墓文。若道長安車馬色,春風(fēng)吹作五陵雲(yún)。
明代:
桂彥良
蛟龍作云雨,蜉蝣出以陰。小大各有適,胡然愁予襟。
架插千卷書,壁掛無弦琴。希賢復(fù)希圣,視古猶視今。
蛟龍作雲(yún)雨,蜉蝣出以陰。小大各有適,胡然愁予襟。
架插千卷書,壁掛無弦琴。希賢複希聖,視古猶視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