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陽臺 題繆藝風丈垂虹感舊圖,為吊蔣鹿潭作
高陽臺 題繆藝風丈垂虹感舊圖,為吊蔣鹿潭作。近現代。陳方恪。 梁苑樽空,青樓夢覺,褰裳重艤吳船。想像明珰,湖云祠樹如煙。蓂花吹老松陵路,墜瓊簫、一曲嬋娟。更情牽。未穩鷗盟,漫逐萍緣。江南何處招清些,甚哀時杜老,目斷開天。橋上修嵐,年年鎖恨眉巔。圖成已換滄桑稿,付遺民、白首相憐。撫塵箋。喚起吟魂,鄰笛悽然。
梁苑樽空,青樓夢覺,褰裳重艤吳船。想像明珰,湖云祠樹如煙。
蓂花吹老松陵路,墜瓊簫、一曲嬋娟。更情牽。未穩鷗盟,漫逐萍緣。
江南何處招清些,甚哀時杜老,目斷開天。橋上修嵐,年年鎖恨眉巔。
圖成已換滄桑稿,付遺民、白首相憐。撫塵箋。喚起吟魂,鄰笛悽然。
陳方恪簡介
唐代·陳方恪的簡介
陳方恪(1891—1966)字彥通,齋號屯云閣、浩翠樓、鸞陂草堂。江西義寧(今修水)人,陳三立第四子,陳寅恪弟,在家族中排行第七,故人又稱其為“陳家老七”、“彥老七”。光緒十七年(1891)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陳寶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內。受家學影響,從小習詩詞文章,傳承散原老人文脈。師從陳銳、周大烈、王伯沆等名士,又得梁鼎芬、沈曾植、樊增祥、朱古微、鄭文焯、陳衍、鄭孝胥等詩詞名家點撥,詩名在其兄陳衡恪、陳隆恪、陳寅恪之上。陳方恪大半生風流倜儻,名士氣派十足,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鎮稱為“金陵最后一個貴族”。
...〔 ? 陳方恪的詩(135篇)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