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
詩文 >
林鶴年的詩 >
五月十三日臺北激于和議兵民交變偕家太仆遵旨內(nèi)渡倉皇炮燹巨浪孤舟瀕于危者屢矣虎口馀生詩以志痛 其二
五月十三日臺北激于和議兵民交變偕家太仆遵旨內(nèi)渡倉皇炮燹巨浪孤舟瀕于危者屢矣虎口馀生詩以志痛 其二
五月十三日臺北激于和議兵民交變偕家太仆遵旨內(nèi)渡倉皇炮燹巨浪孤舟瀕于危者屢矣虎口馀生詩以志痛 其二。清代。林鶴年。 半壁斜陽列嶼空,大江王氣黯艟艨。依來劉表原非策,哭到唐衢共效忠。萬里隨槎虛奉使,千秋孤注誤和戎。早聞馬后書生諫,得失何心語塞翁。
[清代]:林鶴年
半壁斜陽列嶼空,大江王氣黯艟艨。依來劉表原非策,哭到唐衢共效忠。
萬里隨槎虛奉使,千秋孤注誤和戎。早聞馬后書生諫,得失何心語塞翁。
半壁斜陽列嶼空,大江王氣黯艟艨。依來劉表原非策,哭到唐衢共效忠。
萬裡隨槎虛奉使,千秋孤注誤和戎。早聞馬後書生諫,得失何心語塞翁。
唐代·林鶴年的簡介
(1847—1901)清福建安溪人,字氅云,又字鐵林,晚號怡園老人。光緒八年舉人。官工部郎中,保道員,加按察使銜。少有大志,好談兵,時人比之杜牧、陳亮。中年渡海至臺灣,客唐景崧幕中。與林時甫籌海防,毀家紓難,抗御日寇。內(nèi)渡后,鄉(xiāng)人延聘掌教書院,辟怡園于廈門鼓浪嶼,越十余年卒。工詩享才名,嘗往來泉州、廈門間,與龔顯會、黃貽楫、陳棨仁諸人結(jié)社酬唱。有《福雅堂詩集》。
...〔
? 林鶴年的詩(15篇) 〕
明代:
倫文敘
萬事悠悠總逝波,人非物是舊山河。鳳樓寥寂金蓮步,燕館荒涼玉樹歌。
別浦春風(fēng)開芍藥,小亭秋色上藤蘿。客懷正苦風(fēng)濤惡,況復(fù)登臨思轉(zhuǎn)多。
萬事悠悠總逝波,人非物是舊山河。鳳樓寥寂金蓮步,燕館荒涼玉樹歌。
別浦春風(fēng)開芍藥,小亭秋色上藤蘿。客懷正苦風(fēng)濤惡,況複登臨思轉(zhuǎn)多。
宋代:
張侃
達人胸次與天寬,到處浮家得細看。滿盌莼絲浮碧色,不妨邀客話儒酸。
達人胸次與天寬,到處浮家得細看。滿盌莼絲浮碧色,不妨邀客話儒酸。
明代:
謝廷柱
巖松挺挺立秋霜,海蚌輝輝放夜光。柳種五株歸栗里,桃開千樹頌潘郎。
鸞章褒及循良政,晝錦裁成戲舞裳。莫道云山容耋老,非熊應(yīng)待夢周皇。
巖松挺挺立秋霜,海蚌輝輝放夜光。柳種五株歸栗裡,桃開千樹頌潘郎。
鸞章褒及循良政,晝錦裁成戲舞裳。莫道雲(yún)山容耋老,非熊應(yīng)待夢周皇。
:
朱帆
汨水騷人骨,還鄉(xiāng)瘞秭歸。巫山鄰楚女,香澗近明妃。
莫道文章顯,須知愿向非。可憐詩共酒,長與世相違。
汨水騷人骨,還鄉(xiāng)瘞秭歸。巫山鄰楚女,香澗近明妃。
莫道文章顯,須知願向非。可憐詩共酒,長與世相違。
近現(xiàn)代:
許南英
怯寒先著薄綿衣,竟與三春意態(tài)非。已似韋娘金縷盡,那堪蘇小玉繩稀?
樓臺有客憐相望,燕雁憑君記代飛。一為停驂思往事,宦情、鄉(xiāng)夢兩相違!
怯寒先著薄綿衣,竟與三春意態(tài)非。已似韋娘金縷盡,那堪蘇小玉繩稀?
樓臺有客憐相望,燕雁憑君記代飛。一為停驂思往事,宦情、鄉(xiāng)夢兩相違!
宋代:
張栻
江湖漫浪歲年晚,雖有梅花誰寄遠。
城中可人獨吳郎,不惜日力供往返。
江湖漫浪歲年晚,雖有梅花誰寄遠。
城中可人獨吳郎,不惜日力供往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