謁漢高廟
謁漢高廟。唐代。李百藥。 纂堯靈命啟,滅楚馀閏終。飛名膺帝箓,沈跡韞神功。瑞氣朝浮碭,祥符夜告豐。抑揚駕人杰,叱咤掩時雄。締構三靈改,經綸五緯同。干戈革宇內,聲教盡寰中。運謝年逾遠,魂歸道未窮。樹碑留故邑,抗殿表祠宮。沐蘭祈泗上,謁帝動深衷。英威肅如在,文物杳成空。竹皮聚寒徑,枌社落霜叢。蕭索陰云晚,長川起大風。
[唐代]:李百藥
纂堯靈命啟,滅楚馀閏終。飛名膺帝箓,沈跡韞神功。
瑞氣朝浮碭,祥符夜告豐。抑揚駕人杰,叱咤掩時雄。
締構三靈改,經綸五緯同。干戈革宇內,聲教盡寰中。
運謝年逾遠,魂歸道未窮。樹碑留故邑,抗殿表祠宮。
沐蘭祈泗上,謁帝動深衷。英威肅如在,文物杳成空。
竹皮聚寒徑,枌社落霜叢。蕭索陰云晚,長川起大風。
纂堯靈命啟,滅楚馀閏終。飛名膺帝箓,沈跡韞神功。
瑞氣朝浮碭,祥符夜告豐。抑揚駕人傑,叱咤掩時雄。
締構三靈改,經綸五緯同。幹戈革宇內,聲教盡寰中。
運謝年逾遠,魂歸道未窮。樹碑留故邑,抗殿表祠宮。
沐蘭祈泗上,謁帝動深衷。英威肅如在,文物杳成空。
竹皮聚寒徑,枌社落霜叢。蕭索陰雲晚,長川起大風。
唐代·李百藥的簡介
李百藥(565--648),字重規,定州安平(今屬河北)人,唐朝史學家、詩人。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史令,預修國史,撰有《齊史》。隋文帝時百藥仕太子舍人、東宮學士。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,遷建安郡丞。后歸唐,拜中書舍人、禮部侍郎、散騎常侍。人品耿直,曾直言上諫唐太宗取消諸侯,為太宗采納。曾受命修訂五禮、律令。另外,據《安平縣志》載:李百藥及家族墓地遺址在今河北省安平縣程油子鄉寺店村南。
...〔
? 李百藥的詩(28篇) 〕
宋代:
歐陽修
滁南幽谷抱山斜,我鑿清泉子種花。故事已傳遺老說,世人今作畫圖誇。
金閨引籍子方壯,白發盈簪我可嗟。試問弦歌為縣政,何知樽俎樂無涯。
滁南幽谷抱山斜,我鑿清泉子種花。故事已傳遺老說,世人今作畫圖誇。
金閨引籍子方壯,白發盈簪我可嗟。試問弦歌為縣政,何知樽俎樂無涯。
明代:
朱誠泳
伊耆蓺五谷,有熊占斗綱。人文一以著,堯舜垂衣裳。
夏忠商尚質,周文郁有光。繩繩隆治道,國祚綿且昌。
伊耆蓺五谷,有熊占鬥綱。人文一以著,堯舜垂衣裳。
夏忠商尚質,周文郁有光。繩繩隆治道,國祚綿且昌。
:
盧青山
春雨無家自作吹,春花爛熳碧江湄。林邊草浪翻風腳,溪畔芹容閃石眉。
留夕照,緩瓊杯,今生能得幾回迷?菜花新筍挑完后,市上甘茶玉作堆。
春雨無家自作吹,春花爛熳碧江湄。林邊草浪翻風腳,溪畔芹容閃石眉。
留夕照,緩瓊杯,今生能得幾回迷?菜花新筍挑完後,市上甘茶玉作堆。
宋代:
釋行鞏
領得溈山笑里刀,方知不枉到明招。
元來樹倒藤枯后,了得三年五載燒。
領得溈山笑裡刀,方知不枉到明招。
元來樹倒藤枯後,了得三年五載燒。
宋代:
朱翌
嘉瑞真成一旦逢,寄箋天下托鵬風。分無侑坐歌眉綠,但有挑蔬凍指紅。
畫史莫傳飛舞勢,詩人俱盡琢磨工。此間不見乾坤妙,妙在竹扉山崦中。
嘉瑞真成一旦逢,寄箋天下托鵬風。分無侑坐歌眉綠,但有挑蔬凍指紅。
畫史莫傳飛舞勢,詩人俱盡琢磨工。此間不見乾坤妙,妙在竹扉山崦中。
:
弘歷
貪程忘日有常談,忽報春蓂落盡三。應趁清和歸冀北,恰留九十在江南。
未孤柳媚還花冶,慮誤吳耕及越蠶。更有予心深愜處,皇州好雨應時甘。
貪程忘日有常談,忽報春蓂落盡三。應趁清和歸冀北,恰留九十在江南。
未孤柳媚還花冶,慮誤吳耕及越蠶。更有予心深愜處,皇州好雨應時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