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題實相寺
留題實相寺。宋代。章得象。 天臺四面翠如屏,洞穴幽奇地最靈。百尺巖中真像在,千年澗畔古松青。路傍斷石留神跡,壁上遺文缺舊銘。我是丹丘仙郡守,暫來猶似覺魂醒。
[宋代]:章得象
天臺四面翠如屏,洞穴幽奇地最靈。
百尺巖中真像在,千年澗畔古松青。
路傍斷石留神跡,壁上遺文缺舊銘。
我是丹丘仙郡守,暫來猶似覺魂醒。
天臺四面翠如屏,洞穴幽奇地最靈。
百尺巖中真像在,千年澗畔古松青。
路傍斷石留神跡,壁上遺文缺舊銘。
我是丹丘仙郡守,暫來猶似覺魂醒。
唐代·章得象的簡介
(978—1048)建州浦城人,字希言。真宗咸平五年進士。授大理丞、知玉山縣。歷知臺、南雄、洪州。入翰林為學士,積官禮部侍郎兼龍圖閣學士,進承旨兼侍講學士。在翰林十二年,劉太后聽政時能獨立自守,為仁宗所賞識。景祐三年,擢同知樞密院事,改戶部侍郎。寶元元年拜相。居中書八年,不用宗黨親戚。慶歷中,于范仲淹等推行新政持緘默態度,遂以久居相位無所建明遭劾。五年,出判陳州及河南府,尋以疾致仕。卒謚文憲,改文簡。
...〔
? 章得象的詩(17篇) 〕
明代:
曹義
望入天臺客路長,江云野樹思茫茫。別來每嘆光陰速,屈指于今巳十霜。
望入天臺客路長,江雲野樹思茫茫。別來每歎光陰速,屈指于今巳十霜。
唐代:
耿湋
遠國通王化,儒林得使臣。六君成典冊,萬里奉絲綸。
云水連孤棹,恩私在一身。悠悠龍節去,渺渺蜃樓新。
望里行還暮,波中歲又春。昏明看日御,靈怪問舟人。
遠國通王化,儒林得使臣。六君成典冊,萬裡奉絲綸。
雲水連孤棹,恩私在一身。悠悠龍節去,渺渺蜃樓新。
望裡行還暮,波中歲又春。昏明看日禦,靈怪問舟人。
宋代:
張侃
達人胸次與天寬,到處浮家得細看。滿盌莼絲浮碧色,不妨邀客話儒酸。
達人胸次與天寬,到處浮家得細看。滿盌莼絲浮碧色,不妨邀客話儒酸。
宋代:
沈遼
我昔乘興游荊溪,數訪道人溪水西。道人飄然舍我去,有如白云謝污泥。
我來云間亦未久,惠然相顧攜枯藜。時人莫將老相識,解空第一須菩提。
我昔乘興遊荊溪,數訪道人溪水西。道人飄然舍我去,有如白雲謝污泥。
我來雲間亦未久,惠然相顧攜枯藜。時人莫將老相識,解空第一須菩提。
:
陳淳祖
勸農事云畢,晴日足登山。山高翠微上,坐見人境閒。
天目有修眉,洞庭無狂瀾。田疇井畫見,布谷行相關。
勸農事雲畢,晴日足登山。山高翠微上,坐見人境閒。
天目有修眉,洞庭無狂瀾。田疇井畫見,布谷行相關。
:
弘歷
欲擬山如畫,猶虞畫不如。迎人先洗壒,澤物不分樗。
風勢雄偏爽,云容澹自舒。須臾晴旭朗,新黛入煙疏。
欲擬山如畫,猶虞畫不如。迎人先洗壒,澤物不分樗。
風勢雄偏爽,雲容澹自舒。須臾晴旭朗,新黛入煙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