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北山之元孫扁其樓王適莊為書北山之英四字求跋為作詩
鄭北山之元孫扁其樓王適莊為書北山之英四字求跋為作詩。宋代。金履祥。 北山之高,屹屹南州。北山之英,爾公爾侯。誕此鄭公,維國之器。有偉其才,有奇其氣。不屑以潔,不震以強。權不離義,鍛不柔剛。戎始歸疆,人喜公慮。謂戎未覺,亟固我圉。既藩既宣,左秦右川。北仇方睦,西戎獨嚴。壯茲遠猷,卓茲偉志。一時之英,而不大試。高牙大纛,虎節銅符。東將寬民,乃公所馀。相維權奸,公以才忌。瀕 荒陲,非公所悸。孰是叔季,而有斯人。孰是北山,而落其英。嗟我思公,去之百歲。思莫見之,見其后裔。維公之英,育多聞孫。尚繼其志,而世其聲。亦有適莊,景爾家世。北山之英,表此大字。北山之英,鄭公之人。仰止攸同,矧其后昆。吉甫作頌,勉爾聞孫。鄭公是似,北山之英。
北山之高,屹屹南州。北山之英,爾公爾侯。
誕此鄭公,維國之器。有偉其才,有奇其氣。
不屑以潔,不震以強。權不離義,鍛不柔剛。
戎始歸疆,人喜公慮。謂戎未覺,亟固我圉。
既藩既宣,左秦右川。北仇方睦,西戎獨嚴。
壯茲遠猷,卓茲偉志。一時之英,而不大試。
高牙大纛,虎節銅符。東將寬民,乃公所馀。
相維權奸,公以才忌。瀕 荒陲,非公所悸。
孰是叔季,而有斯人。孰是北山,而落其英。
嗟我思公,去之百歲。思莫見之,見其后裔。
維公之英,育多聞孫。尚繼其志,而世其聲。
亦有適莊,景爾家世。北山之英,表此大字。
北山之英,鄭公之人。仰止攸同,矧其后昆。
吉甫作頌,勉爾聞孫。鄭公是似,北山之英。
金履祥簡介
唐代·金履祥的簡介
(1232—1303)宋元間婺州蘭溪人,字吉父。少有經世志,博覽群書。及壯,知向濂、洛之學,事同郡王柏,從登何基之門,專治朱熹之學。咸淳七年,襄樊圍急,建言由海道攻燕,所言經過地方、洋面等,悉與后來元朝海運路線相符。德祐初,起為史館編校,不就。宋亡,隱金華山中,訓迪后學。晚居仁山下,學者稱仁山先生。卒謚文安。有《大學疏義》、《論語集注考證》、《通鑒前編》和《仁山集》等。
...〔 ? 金履祥的詩(81篇) 〕猜你喜歡
詹尚書同文以堵文明所作云樹圖寄徐大參復初仍寄以詩因次其韻
長句和平見治音,京華猶記盍朋簪。聲傳珠履星辰近,影動金蓮雨露深。
云樹有圖憑鷹寄,春山無伴聽鶯吟。懸知兩地看明月,愛國憂民共此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