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贈姚白
寄贈姚白。宋代。張方平。 疇昔未識君,汝南熟聲耀。相隨會上都,一揖心相照。愛君真快士,顧我略同調。劇孟重然諾,曼倩喜諧笑。往簡日共評,高樓常對釂。君銳如利劍,騰拔已出鞘。我獨策征驂,舌在慵復掉。歸養詠南陔,丘園憶高蹈。
[宋代]:張方平
疇昔未識君,汝南熟聲耀。相隨會上都,一揖心相照。
愛君真快士,顧我略同調。劇孟重然諾,曼倩喜諧笑。
往簡日共評,高樓常對釂。君銳如利劍,騰拔已出鞘。
我獨策征驂,舌在慵復掉。歸養詠南陔,丘園憶高蹈。
疇昔未識君,汝南熟聲耀。相隨會上都,一揖心相照。
愛君真快士,顧我略同調。劇孟重然諾,曼倩喜諧笑。
往簡日共評,高樓常對釂。君銳如利劍,騰拔已出鞘。
我獨策征驂,舌在慵複掉。歸養詠南陔,丘園憶高蹈。
唐代·張方平的簡介
(1007—1091)應天宋城人,字安道,號樂全居士。仁宗景祐元年舉茂才異等科,復中賢良方正科。歷知昆山縣,通判睦州。西夏入犯,上平戎十策。歷知諫院,論建甚多,主與西夏講和。累進翰林學士,拜御史中丞,改三司使。出知數州府。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學士承旨。神宗即位,拜參知政事,反對任用王安石,極論新法之害。以太子少師致仕。既告老,而論事益切,于用兵、起獄尤反復言之。卒謚文定。有《樂全集》。
...〔
? 張方平的詩(222篇) 〕
宋代:
李彭
平生癡絕百無憂,黨友相嘲顧虎頭。癡黠胸中各相半,要之與我不同流。
平生癡絕百無憂,黨友相嘲顧虎頭。癡黠胸中各相半,要之與我不同流。
明代:
王弘誨
旅宿依沙際,帆檣兩岸陰。村舂涵樹亂,市釀傍花斟。
風定猿聲密,波澄鳥語沉。客懷聊自慰,清夜聽歌音。
旅宿依沙際,帆檣兩岸陰。村舂涵樹亂,市釀傍花斟。
風定猿聲密,波澄鳥語沉。客懷聊自慰,清夜聽歌音。
:
區必傅
杖策恣邀游,相從在浚谷。洞口白云生,天際巖如屋。
瀑布掛崖間,飛空作碧玉。長侶江流聲,還如煙霧簇。
杖策恣邀遊,相從在浚谷。洞口白雲生,天際巖如屋。
瀑布掛崖間,飛空作碧玉。長侶江流聲,還如煙霧簇。
明代:
鄭善夫
西崦山前逢首夏,與君一笑共扁舟。已無梅花爛刺眼,賴有太湖清散愁。
晴日菰蒲鵝鸛下,遠風波浪魚龍游。酒酣忽憶鴟夷子,長日掛帆天漢流。
西崦山前逢首夏,與君一笑共扁舟。已無梅花爛刺眼,賴有太湖清散愁。
晴日菰蒲鵝鸛下,遠風波浪魚龍遊。酒酣忽憶鴟夷子,長日掛帆天漢流。
清代:
沈光文
門外蒼茫勢,神龍且寄髯。困方嗟褐短,人豈藉泉廉。
善愛知珍鼎,需調用作鹽。呈身原不慣,應合與時潛。
門外蒼茫勢,神龍且寄髯。困方嗟褐短,人豈藉泉廉。
善愛知珍鼎,需調用作鹽。呈身原不慣,應合與時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