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劉孟卿游天臺雁蕩二山
送劉孟卿游天臺雁蕩二山。宋代。黃庶。 治源先生高七十,山水病僻不可瘳。灶無炊煙不顧計,窮幽極怪如仇讎。有時清風明月對景,霹靂拔卻大樹不回頭。四方泉石朝入耳,杖屨百里夕已投。大笑箕山不敢出,走避軒冕豈自由。天臺雁蕩潑上心,暑焦毛發不肯留。索紆長淮下平席,倒指計日觀怒濤。君詩功刻造化骨,吳越氣象當先愁。古今吟力未到處,好句愿備幽人收。此行詩是圖畫畫山筆,歸日借我目一游。
[宋代]:黃庶
治源先生高七十,山水病僻不可瘳。
灶無炊煙不顧計,窮幽極怪如仇讎。
有時清風明月對景,霹靂拔卻大樹不回頭。
四方泉石朝入耳,杖屨百里夕已投。
大笑箕山不敢出,走避軒冕豈自由。
天臺雁蕩潑上心,暑焦毛發不肯留。
索紆長淮下平席,倒指計日觀怒濤。
君詩功刻造化骨,吳越氣象當先愁。
古今吟力未到處,好句愿備幽人收。
此行詩是圖畫畫山筆,歸日借我目一游。
治源先生高七十,山水病僻不可瘳。
竈無炊煙不顧計,窮幽極怪如仇讎。
有時清風明月對景,霹靂拔卻大樹不回頭。
四方泉石朝入耳,杖屨百裡夕已投。
大笑箕山不敢出,走避軒冕豈自由。
天臺雁蕩潑上心,暑焦毛發不肯留。
索紆長淮下平席,倒指計日觀怒濤。
君詩功刻造化骨,吳越氣象當先愁。
古今吟力未到處,好句願備幽人收。
此行詩是圖畫畫山筆,歸日借我目一遊。
唐代·黃庶的簡介
宋洪州分寧人,字亞父。黃湜子。仁宗慶歷二年進士。歷佐一府三州,皆為從事。后攝知康州。工詩。有《伐檀集》。
...〔
? 黃庶的詩(164篇) 〕
近現代:
羅錦堂
長空大雁飛忙。晚煙蒼。片片池塘荷葉、半枯黃。
獨行慣,有誰伴,夜生涼。隔院吹來陣陣桂花香。
長空大雁飛忙。晚煙蒼。片片池塘荷葉、半枯黃。
獨行慣,有誰伴,夜生涼。隔院吹來陣陣桂花香。
明代:
袁華
昔陪張外史,躡云上崔嵬。前登風篁嶺,酌泉蒼蘚堆。
后度麥岡重,荒墳際蒿萊。陵谷嗟變遷,覽茲良悲哉。
昔陪張外史,躡雲上崔嵬。前登風篁嶺,酌泉蒼蘚堆。
後度麥岡重,荒墳際蒿萊。陵谷嗟變遷,覽茲良悲哉。
宋代:
翁元龍
此間不愧總宜名,山色湖光任雨晴。
鴻雁一聲秋意慘,疏楊援曳尚多情。
此間不愧總宜名,山色湖光任雨晴。
鴻雁一聲秋意慘,疏楊援曳尚多情。
明代:
王鏊
我年三十九,白髭有一莖。當時初見之,妻子殊為驚。
今年四十二,白者日益多。朝來明鏡中,對之不復嗟。
我年三十九,白髭有一莖。當時初見之,妻子殊為驚。
今年四十二,白者日益多。朝來明鏡中,對之不複嗟。
清代:
沈光文
門外蒼茫勢,神龍且寄髯。困方嗟褐短,人豈藉泉廉。
善愛知珍鼎,需調用作鹽。呈身原不慣,應合與時潛。
門外蒼茫勢,神龍且寄髯。困方嗟褐短,人豈藉泉廉。
善愛知珍鼎,需調用作鹽。呈身原不慣,應合與時潛。
:
蕭勞
山醒雪涊又春天,濡染東風幾許妍。頭白花紅同過日,人貧詩富各增年。
半湖新水疑臨境,滿地青苔欲拾錢。危檻身憑樓一角,卻教心系亂峰前。
山醒雪涊又春天,濡染東風幾許妍。頭白花紅同過日,人貧詩富各增年。
半湖新水疑臨境,滿地青苔欲拾錢。危檻身憑樓一角,卻教心系亂峰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