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和尚坐脫
仙和尚坐脫。金朝。趙沨。 識得從來覺性圓,西歸只履更翛然。永嘉穩步曹溪路,臨濟飽參黃檗禪。桶底脫時無一物,機輪轉處有三玄。火中留得一莖草,依舊光明爍大千。
[金朝]:趙沨
識得從來覺性圓,西歸只履更翛然。永嘉穩步曹溪路,臨濟飽參黃檗禪。
桶底脫時無一物,機輪轉處有三玄。火中留得一莖草,依舊光明爍大千。
識得從來覺性圓,西歸隻履更翛然。永嘉穩步曹溪路,臨濟飽參黃檗禪。
桶底脫時無一物,機輪轉處有三玄。火中留得一莖草,依舊光明爍大千。
唐代·趙沨的簡介
東平人,字文孺,號黃山。世宗大定二十二年進士。終禮部郎中。性沖淡,工篆書,時人以比黨懷英,稱“黨趙”。有《黃山集》。
...〔
? 趙沨的詩(30篇) 〕
清代:
鄒堯廷
巖疆數十里,良楛各異族。地連潁與毫,獷悍習成俗。
頗聞道旁言,謂我少嚴酷。撫心良自慚,十載負民牧。
巖疆數十裡,良楛各異族。地連潁與毫,獷悍習成俗。
頗聞道旁言,謂我少嚴酷。撫心良自慚,十載負民牧。
清代:
李宗渭
司勛去已久,零落野人家。一夜杜陵雨,滿村山杏花。
鬢絲天共老,歸思客長嗟。蹋草行吟遍,樊川春日斜。
司勳去已久,零落野人家。一夜杜陵雨,滿村山杏花。
鬢絲天共老,歸思客長嗟。蹋草行吟遍,樊川春日斜。
明代:
王鏊
我年三十九,白髭有一莖。當時初見之,妻子殊為驚。
今年四十二,白者日益多。朝來明鏡中,對之不復嗟。
我年三十九,白髭有一莖。當時初見之,妻子殊為驚。
今年四十二,白者日益多。朝來明鏡中,對之不複嗟。
:
劉蘅
江畔。江畔。獨立昂頭霄漢。秋晴月色凄盛清。催詩試我性靈。靈性。
靈性。水淡煙柔風勁。
江畔。江畔。獨立昂頭霄漢。秋晴月色凄盛清。催詩試我性靈。靈性。
靈性。水淡煙柔風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