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鼓歌
石鼓歌。明代。董其昌。 世間相傳墨藪書,五十六種名目奇。中有岐陽石鼓跡,籀文千載存風規。周道中興震威武,五年巡狩修上儀。諸侯劍佩紛隨逐,車如流水馬飆馳。春蒐肅奉禽荒戒,告廟還鐫金石辭。從官振彩鑾山骨,琢成十數加劂剞。狀如天上落星石,剖割混沌光陸離。雅頌之間格韻古,尊彝并列款識施。千年枯石經蟲啄,百丈斷厓蟠蛟螭。務光初翻到薤日,神禹手鑿岣嶁時。數行剝落不成字,遺珠碎玉成逸詩。子云雖老應不解,仲尼刪后賞者誰。嗟嗟秦人掃王跡,儒者六秇皆凌夷。隸文一起籀文廢,俗趨簡便真難支。鄒嶧之罘俄歇滅,陽米猶自尊相斯。神呵鬼護石鼓在,三代典型良可推。吾聞吏部希古道,一代山斗稱宗師。綺靡馀習混雅正,眼見槌碎淮西碑。以茲感慨扣石鼓,恰如三摻聲歡悲。寄言同學鴻都子,共挽文章八代衰。
世間相傳墨藪書,五十六種名目奇。中有岐陽石鼓跡,籀文千載存風規。
周道中興震威武,五年巡狩修上儀。諸侯劍佩紛隨逐,車如流水馬飆馳。
春蒐肅奉禽荒戒,告廟還鐫金石辭。從官振彩鑾山骨,琢成十數加劂剞。
狀如天上落星石,剖割混沌光陸離。雅頌之間格韻古,尊彝并列款識施。
千年枯石經蟲啄,百丈斷厓蟠蛟螭。務光初翻到薤日,神禹手鑿岣嶁時。
數行剝落不成字,遺珠碎玉成逸詩。子云雖老應不解,仲尼刪后賞者誰。
嗟嗟秦人掃王跡,儒者六秇皆凌夷。隸文一起籀文廢,俗趨簡便真難支。
鄒嶧之罘俄歇滅,陽米猶自尊相斯。神呵鬼護石鼓在,三代典型良可推。
吾聞吏部希古道,一代山斗稱宗師。綺靡馀習混雅正,眼見槌碎淮西碑。
以茲感慨扣石鼓,恰如三摻聲歡悲。寄言同學鴻都子,共挽文章八代衰。
董其昌簡介
唐代·董其昌的簡介
![董其昌](/d/file/p/71f5fb505fa6ad048613662d81e12e30.jpg)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號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華亭(今上海閔行區馬橋)人,明代書畫家。萬歷十七年進士,授翰林院編修,官至南京禮部尚書,卒后謚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畫山水,師法董源、巨然、黃公望、倪瓚,筆致清秀中和,恬靜疏曠;用墨明潔雋朗,溫敦淡蕩;青綠設色,古樸典雅。以佛家禪宗喻畫,倡“南北宗”論,為“華亭畫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顏骨趙姿”之美。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。書法出入晉唐,自成一格,能詩文。
...〔 ? 董其昌的詩(379篇)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