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同太宰節使朱先生和郭景純游仙九首次其韻 其六
奉同太宰節使朱先生和郭景純游仙九首次其韻 其六。清代。包世臣。 昔觀爇綿上,王生曾不災。躍出五色煙,招我游蓬萊。?爾借羽翰,聳臂凌丹臺。瓜棗奏瑛盤,玉膏流霞杯。慎毋逐陳人,耽耽顛真頤。言念敦三節,焉能超九垓。俯首問初心,不敢失提孩。多謝授真訣,慚我殊丹才。
[清代]:包世臣
昔觀爇綿上,王生曾不災。躍出五色煙,招我游蓬萊。
?爾借羽翰,聳臂凌丹臺。瓜棗奏瑛盤,玉膏流霞杯。
慎毋逐陳人,耽耽顛真頤。言念敦三節,焉能超九垓。
俯首問初心,不敢失提孩。多謝授真訣,慚我殊丹才。
昔觀爇綿上,王生曾不災。躍出五色煙,招我遊蓬萊。
?爾借羽翰,聳臂淩丹臺。瓜棗奏瑛盤,玉膏流霞杯。
慎毋逐陳人,耽耽顛真頤。言念敦三節,焉能超九垓。
俯首問初心,不敢失提孩。多謝授真訣,慚我殊丹才。
唐代·包世臣的簡介
包世臣(1775一1855),男,安徽涇縣人。清代學者、書法家、書學理論家。包世臣乃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二十九世孫。字慎伯,晚號倦翁、小倦游閣外史。嘉慶二十年舉人,曾官江西新渝知縣,被劾去官。包世臣學識淵博,喜兵家言,治經濟學。對農政、貨幣以及文學等均有研究。包世臣的主要歷史功績在于通過書論《藝舟雙楫》等鼓吹碑學,對清代中、后期書風的變革影響很大,至今為書界稱頌。
...〔
? 包世臣的詩(20篇) 〕
元代:
劉昂霄
南山如碧環,缺處蒼崖開。當年造物手,辦此何神哉。
睥睨倚天壁,千古封莓苔。源源萬斛泉,飛出重山來。
南山如碧環,缺處蒼崖開。當年造物手,辦此何神哉。
睥睨倚天壁,千古封莓苔。源源萬斛泉,飛出重山來。
宋代:
蘇轍
邑居欲盡溪山好,不作層樓無奈何。
巖谷滿前收蠟屐,漪漣極目卷漁蓑。
邑居欲盡溪山好,不作層樓無奈何。
巖谷滿前收蠟屐,漪漣極目卷漁蓑。
宋代:
楊萬里
望中雪嶺界天橫,雪外青瑤甃地平。
白底是沙青是海,卷簾看了卻心驚。
望中雪嶺界天橫,雪外青瑤甃地平。
白底是沙青是海,卷簾看了卻心驚。
南北朝:
江淹
宵月輝西極,女圭映東海。佳麗多異色,芬葩有奇采。
綺縞非無情,光陰命誰待。不與風雨變,長共山川在。
宵月輝西極,女圭映東海。佳麗多異色,芬葩有奇采。
綺縞非無情,光陰命誰待。不與風雨變,長共山川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