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塘橋
高塘橋。宋代。高衡孫。 碧荷色猶懶,紫花香漸多。過橋通故里,分界入新河。土潤何功治,沙平不用磨。衣冠今已矣,從此想鳴珂。
[宋代]:高衡孫
碧荷色猶懶,紫花香漸多。
過橋通故里,分界入新河。
土潤何功治,沙平不用磨。
衣冠今已矣,從此想鳴珂。
碧荷色猶懶,紫花香漸多。
過橋通故裡,分界入新河。
土潤何功治,沙平不用磨。
衣冠今已矣,從此想鳴珂。
唐代·高衡孫的簡介
宋慶元鄞縣人。高閌從孫。累官戶部侍郎、知臨安府。史宅之括浙西公田,官屬皆增秩二等,衡孫知不便,獨辭賞。后以壽終。
...〔
? 高衡孫的詩(1篇) 〕
明代:
楊巍
南國亂不止,客心其柰秋。一身來萬里,避地獨登樓。
燕樹著霜變,羊河抱郭流。明年與爾去,滄海老漁舟。
南國亂不止,客心其柰秋。一身來萬裡,避地獨登樓。
燕樹著霜變,羊河抱郭流。明年與爾去,滄海老漁舟。
:
鄭惠真
琵琶撥盡昭君泣,蘆葉吹殘蔡琰啼。
歸見林逋煩說似,唐僧三藏入天西。
琵琶撥盡昭君泣,蘆葉吹殘蔡琰啼。
歸見林逋煩說似,唐僧三藏入天西。
明代:
于慎行
空谷有佳人,素質明秋霜。凌風拾翠羽,皎皎雙明珰。
負薪日慘廩,怨此江路長。紅顏委中野,三嘆以徬徨。
空谷有佳人,素質明秋霜。淩風拾翠羽,皎皎雙明珰。
負薪日慘廩,怨此江路長。紅顔委中野,三歎以徬徨。
唐代:
龔詡
紅衣落盡翠盤傾,浣我清波一鑒明。說與兒童須摘盡,莫留馀葉引秋聲。
紅衣落盡翠盤傾,浣我清波一鑒明。說與兒童須摘盡,莫留馀葉引秋聲。
明代:
孫緒
白馬金羈氣浩然,客衣前日別幽燕。搖搖易水秋風外,窅窅瀛洲夕照邊。
行人隨處問名姓,爭識盧家美少年。歸來下馬拜堂序,鄰翁趨走肩相駢。
白馬金羈氣浩然,客衣前日別幽燕。搖搖易水秋風外,窅窅瀛洲夕照邊。
行人隨處問名姓,爭識盧家美少年。歸來下馬拜堂序,鄰翁趨走肩相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