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李伯勇分教閬州
送李伯勇分教閬州。宋代。吳泳。 明王不興威鳳衰,直筆無傳老麟 。春秋大誼炳如日,讀者昏昏視為史。濂溪之后伊川程,文字雖少源流真。抉開寶藏得胡子,一洗紙上千秋塵。伯兮有勇弗可遏,高閣諸儒祖河洛。群玉洞見標月指,眾醉醒聞候風鐸。當年進書一布衣,能取天上清名歸。秋澄講幄玉色動,春拂秘館蕓香霏。紅塵不踏東華路,綠綺還攜閬風去。舟行若上離堆山,莫把魯公雄文勁筆埋沒蒼苔間。
明王不興威鳳衰,直筆無傳老麟 。
春秋大誼炳如日,讀者昏昏視為史。
濂溪之后伊川程,文字雖少源流真。
抉開寶藏得胡子,一洗紙上千秋塵。
伯兮有勇弗可遏,高閣諸儒祖河洛。
群玉洞見標月指,眾醉醒聞候風鐸。
當年進書一布衣,能取天上清名歸。
秋澄講幄玉色動,春拂秘館蕓香霏。
紅塵不踏東華路,綠綺還攜閬風去。
舟行若上離堆山,莫把魯公雄文勁筆埋沒蒼苔間。
吳泳簡介
唐代·吳泳的簡介
吳泳(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),字叔永,潼川人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。嘉定元年(公元1209年)第進士。累遷著作郎,兼直舍人院。應詔上書,頗切時要。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,上疏言謹政體、正道揆、厲臣節、綜軍務四事。后進寶章閣學士,知溫州,以言罷。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,《四庫總目》行于世。
...〔 ? 吳泳的詩(174篇)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