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瀛王吟詩臺
馮瀛王吟詩臺。元代。劉因。 林壑少佳色,風雷有清秋。為問北山靈,吟臺何久留。時危亦常事,人生足良謀。不有撥亂功,當乘浮海舟。飄飄扶搖子,脫屣云臺游。每聞一朝革,尚作數日愁。朝廷乃自樂,山林為誰憂?視彼昂昂駒,奈此汎汎鷗。四維既不張,三綱遂橫流。坐令蚩蚩民,謂茲圣與儔。蚩蚩尚可恕,儒臣豈無尤。不有歐馬筆,孰能回萬牛。太行千里來,蕭灑橫中州。今朝此登臨,孤懷漲巖幽。何當鏟疊嶂,一洗佗山羞。
林壑少佳色,風雷有清秋。為問北山靈,吟臺何久留。
時危亦常事,人生足良謀。不有撥亂功,當乘浮海舟。
飄飄扶搖子,脫屣云臺游。每聞一朝革,尚作數日愁。
朝廷乃自樂,山林為誰憂?視彼昂昂駒,奈此汎汎鷗。
四維既不張,三綱遂橫流。坐令蚩蚩民,謂茲圣與儔。
蚩蚩尚可恕,儒臣豈無尤。不有歐馬筆,孰能回萬牛。
太行千里來,蕭灑橫中州。今朝此登臨,孤懷漲巖幽。
何當鏟疊嶂,一洗佗山羞。
劉因簡介
唐代·劉因的簡介
![劉因](/d/file/p/66a00e9b73f6051115f6a61201d505e9.jpg)
劉因(1249~1293) 元代著名理學家、詩人。字夢吉,號靜修。初名骃,字夢驥。雄州容城(今河北容城縣)人。3 歲識字,6歲能詩,10歲能文,落筆驚人。年剛20,才華出眾,性不茍合。家貧教授生徒,皆有成就。因愛諸葛亮“靜以修身”之語,題所居為“靜修”。元世祖至元十九年(1282)應召入朝,為承德郎、右贊善大夫。不久借口母病辭官歸。母 后居喪在家。至元二十八年,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劉因為官,他以疾辭。 后追贈翰林學士、資政大夫、上護軍、追封“容城郡公”,謚“文靖”。明朝,縣官鄉紳為劉因建祠堂。
...〔 ? 劉因的詩(211篇)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