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胡伯衡歸慶元
送胡伯衡歸慶元。元代。黃玠。 朝看江水平,暮看江水傾。江水朝暮流,游子東西行。與子同自出,相依在飄零。君歸逝不復,我行乃睘睘。上有白發親,下有黃吻嬰。晨餐累百指,日食幾無贏。風霜所匽薄,憂患況靡寧。舊學旋廢遺,豈足希世榮。買田臨清流,筑室依近坰。繞園蒔果蔬,親戚有合并。此樂何渠央,此志終莫成。勿為苦悲歌,悲歌愴人情。艱難望骨肉,歲月如奔星。悠悠南去云,跂踵懷先塋。
[元代]:黃玠
朝看江水平,暮看江水傾。江水朝暮流,游子東西行。
與子同自出,相依在飄零。君歸逝不復,我行乃睘睘。
上有白發親,下有黃吻嬰。晨餐累百指,日食幾無贏。
風霜所匽薄,憂患況靡寧。舊學旋廢遺,豈足希世榮。
買田臨清流,筑室依近坰。繞園蒔果蔬,親戚有合并。
此樂何渠央,此志終莫成。勿為苦悲歌,悲歌愴人情。
艱難望骨肉,歲月如奔星。悠悠南去云,跂踵懷先塋。
朝看江水平,暮看江水傾。江水朝暮流,遊子東西行。
與子同自出,相依在飄零。君歸逝不複,我行乃睘睘。
上有白發親,下有黃吻嬰。晨餐累百指,日食幾無贏。
風霜所匽薄,憂患況靡甯。舊學旋廢遺,豈足希世榮。
買田臨清流,築室依近坰。繞園蒔果蔬,親戚有合并。
此樂何渠央,此志終莫成。勿為苦悲歌,悲歌愴人情。
艱難望骨肉,歲月如奔星。悠悠南去雲,跂踵懷先塋。
唐代·黃玠的簡介
元慶元定海人,字伯成,號弁山小隱。黃震曾孫。幼勵志操,不隨世俗,躬行力踐,以圣賢自期。隱居教授,孝養雙親。晚年樂吳興山水,卜居弁山。卒年八十。有《弁山集》、《知非稿》等。
...〔
? 黃玠的詩(246篇) 〕
:
崔榮江
炙灼錐千孔,淋淋汗若漿。桔槔深不汲,涸陌渴黍梁。
違久瀺灂水,相逢只夢鄉。蒸床身烙餅,葦席洼盛湯。
炙灼錐千孔,淋淋汗若漿。桔槔深不汲,涸陌渴黍梁。
違久瀺灂水,相逢隻夢鄉。蒸床身烙餅,葦席窪盛湯。
清代:
蔣士銓
束書厚疆圉,自固恐自陷。心兵失铦铓,何藥與淬蘸。
十載伏髹幾,剝處澤可鑒。兩袖月補綴,布褐色為儉。
束書厚疆圉,自固恐自陷。心兵失铦铓,何藥與淬蘸。
十載伏髹幾,剝處澤可鑒。兩袖月補綴,布褐色為儉。
宋代:
林干
臺教源流遠,高明紹梵音。扶桑紅日近,華頂白云深。
清磬度山翠,黃花匝地金。三乘示方便,萬法總惟心。
臺教源流遠,高明紹梵音。扶桑紅日近,華頂白雲深。
清磬度山翠,黃花匝地金。三乘示方便,萬法總惟心。
宋代:
王十朋
目逆神仙路,丹成未暇躋。雪深封佛壟,云暗鎖桃溪。
流水無還有,亂山高復低。欲尋劉阮洞,歸路恐成迷。
目逆神仙路,丹成未暇躋。雪深封佛壟,雲暗鎖桃溪。
流水無還有,亂山高複低。欲尋劉阮洞,歸路恐成迷。
宋代:
楊萬里
暮煙如雨雨如煙,一把珠簾隔遠山。
簾影漸濃山漸淡,恍然移入畫屏間。
暮煙如雨雨如煙,一把珠簾隔遠山。
簾影漸濃山漸淡,恍然移入畫屏間。
明代:
李夢陽
大梁城東云出雷,捩風拖雨故徘徊。黃鸝坐樹深無語,紫燕銜泥阻未回。
即恐孝娥為早冢,不聞神女傍陽臺。火云西日垂垂暮,屋隙愁看返照來。
大梁城東雲出雷,捩風拖雨故徘徊。黃鸝坐樹深無語,紫燕銜泥阻未回。
即恐孝娥為早冢,不聞神女傍陽臺。火雲西日垂垂暮,屋隙愁看返照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