瞿稼軒挽辭 其三
瞿稼軒挽辭 其三。明代。陳瑚。 五載經營志未平,溶江半壁老空城。曾無將相甘薪膽,但有門庭起斗爭。千古人倫存主仆,一時吾道見師生。呂蒙后 無多日,枉與人間罵姓名。
[明代]:陳瑚
五載經營志未平,溶江半壁老空城。曾無將相甘薪膽,但有門庭起斗爭。
千古人倫存主仆,一時吾道見師生。呂蒙后 無多日,枉與人間罵姓名。
五載經營志未平,溶江半壁老空城。曾無將相甘薪膽,但有門庭起鬥爭。
千古人倫存主仆,一時吾道見師生。呂蒙後 無多日,枉與人間罵姓名。
唐代·陳瑚的簡介
陳瑚(1613—1675)明末清初學者,與同里陸世儀、江士韶、盛敬齊名,被人合稱為“太倉四先生”。字言夏,號確庵、無悶道人、七十二潭漁父,嘗居江蘇太倉小北門外。崇禎十六年(1643)舉人。其父邃于經學,家教有法。陳瑚少時與陸世儀等交,論學相辯駁,貫通五經,務為實學。又善橫槊、舞劍、彎弓、注矢,其擊刺妙天下。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,年六十二歲。其墓葬在直塘鎮北二十九都使字圩。卒后門人私謚其為“安道先生”。在光緒年間,邑人曾出資在太倉南門大街西首,建立四先生祠,春秋致祭,以示敬仰。《清史》有傳。
...〔
? 陳瑚的詩(49篇) 〕
明代:
王世貞
乘暇獨登樓,捲簾清遠眸。無堪望中意,翻益醉馀愁。
云合山常暝,煙輕雨乍收。行藏吾自識,曲枕信悠悠。
乘暇獨登樓,捲簾清遠眸。無堪望中意,翻益醉馀愁。
雲合山常暝,煙輕雨乍收。行藏吾自識,曲枕信悠悠。
元代:
廖大圭
茅屋陰陰水北村,滿床書卷一桐孫。雨聲長在黃梅樹,四月來時不出門。
茅屋陰陰水北村,滿床書卷一桐孫。雨聲長在黃梅樹,四月來時不出門。
明代:
孫緒
白馬金羈氣浩然,客衣前日別幽燕。搖搖易水秋風外,窅窅瀛洲夕照邊。
行人隨處問名姓,爭識盧家美少年。歸來下馬拜堂序,鄰翁趨走肩相駢。
白馬金羈氣浩然,客衣前日別幽燕。搖搖易水秋風外,窅窅瀛洲夕照邊。
行人隨處問名姓,爭識盧家美少年。歸來下馬拜堂序,鄰翁趨走肩相駢。
明代:
陳璉
天上歸來樂事多,慈闈納慶鬢雙皤。綵衣喜制錦繡段,春酒香浮金叵羅。
光見珠湖曾應識,名題虎榜舊登科。相逢政好論衷曲,奈此匆匆別意何。
天上歸來樂事多,慈闈納慶鬢雙皤。綵衣喜制錦繡段,春酒香浮金叵羅。
光見珠湖曾應識,名題虎榜舊登科。相逢政好論衷曲,奈此匆匆別意何。
宋代:
葛秋崖
二十四友金谷宴,千三百里錦帆游。
人間無此春風樂,樂極人間無此愁。
二十四友金谷宴,千三百裡錦帆遊。
人間無此春風樂,樂極人間無此愁。
:
林朝崧
墻東灶北甘隱淪,拉許排巢俱放誕。道德遙師苦縣聃,呻吟時學鄭人緩。
塵鞿已脫幸身閒,年矢每催悲日短。燒煉倘無鴻寶術,服食愿求麋角散。
牆東竈北甘隱淪,拉許排巢俱放誕。道德遙師苦縣聃,呻吟時學鄭人緩。
塵鞿已脫幸身閒,年矢每催悲日短。燒煉倘無鴻寶術,服食願求麋角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