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情
紅情。近現代。陳衍。 者番物色。算水嬉結網,柯亭評笛。報道芙蓉,葉葉花花近攀摘。金屋安排漸穩,單欠我、催妝詞筆。正怪汝、打槳迎來,耽擱掛蒲席。汧國。笑寂寂。漫記與繡襦,舊恨眉積。著人欲泣。揉損繚綾夜深憶。繁掾香囊叩叩,應不數、香車油碧。更待我、平視也,洛神賦得。
[近現代]:陳衍
者番物色。算水嬉結網,柯亭評笛。報道芙蓉,葉葉花花近攀摘。
金屋安排漸穩,單欠我、催妝詞筆。正怪汝、打槳迎來,耽擱掛蒲席。
汧國。笑寂寂。漫記與繡襦,舊恨眉積。著人欲泣。揉損繚綾夜深憶。
繁掾香囊叩叩,應不數、香車油碧。更待我、平視也,洛神賦得。
者番物色。算水嬉結網,柯亭評笛。報道芙蓉,葉葉花花近攀摘。
金屋安排漸穩,單欠我、催妝詞筆。正怪汝、打槳迎來,耽擱掛蒲席。
汧國。笑寂寂。漫記與繡襦,舊恨眉積。著人欲泣。揉損繚綾夜深憶。
繁掾香囊叩叩,應不數、香車油碧。更待我、平視也,洛神賦得。
唐代·陳衍的簡介
陳衍(1856~1937),近代文學家。字叔伊,號石遺老人。福建侯官(今福州市)人。清光緒八年(1882)舉人。曾入臺灣巡撫劉銘傳幕。二十四年,在京城,為《戊戌變法榷議》十條,提倡維新。政變后,湖廣總督張之洞邀往武昌,任官報局總編纂,與沈曾植相識。二十八年,應經濟特科試,未中。后為學部主事、京師大學堂教習。清亡后,在南北各大學講授,編修《福建通志》,最后寓居蘇州,與章炳麟、金天翮共倡辦國學會,任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授。
...〔
? 陳衍的詩(79篇) 〕
:
曾廉
當時風度,珠冠玉佩,渭上行官寓省。便將七尺活埋來,埋不到、夢中浮梗。
啞然一笑,頻年落拓,那不遭人齒冷。滿頭霜雪識為誰,是影外、依微殘影。
當時風度,珠冠玉佩,渭上行官寓省。便將七尺活埋來,埋不到、夢中浮梗。
啞然一笑,頻年落拓,那不遭人齒冷。滿頭霜雪識為誰,是影外、依微殘影。
:
黃公輔
去臘此時逐武岡,星沙今日又何忙。已舒暖意歸楊柳,猶覺寒風透客裳。
白發豈牽三尺綬,青山頻結九回腸。告休未得如初愿,一片鄉心度夕陽。
去臘此時逐武岡,星沙今日又何忙。已舒暖意歸楊柳,猶覺寒風透客裳。
白發豈牽三尺綬,青山頻結九回腸。告休未得如初願,一片鄉心度夕陽。
宋代:
韓維
昔聞有客薦揚雄,清世文章又見公。
奏賦獨高天下士,辭榮遠繼古人風。
昔聞有客薦揚雄,清世文章又見公。
奏賦獨高天下士,辭榮遠繼古人風。
元代:
張昱
漢詩十九首,不復辨名氏。蘇李及枚乘,伯仲之間耳。
當時尚詞賦,六義誰作意?雖非大雅言,頗有風人致。
漢詩十九首,不複辨名氏。蘇李及枚乘,伯仲之間耳。
當時尚詞賦,六義誰作意?雖非大雅言,頗有風人緻。
唐代:
馬戴
遠歸從此別,親愛失天涯。去國頻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
鳴蛩聞塞路,冷雁背龍沙。西次桑干曲,洲中見荻花。
遠歸從此別,親愛失天涯。去國頻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
鳴蛩聞塞路,冷雁背龍沙。西次桑幹曲,洲中見荻花。
唐代:
龔詡
紅衣落盡翠盤傾,浣我清波一鑒明。說與兒童須摘盡,莫留馀葉引秋聲。
紅衣落盡翠盤傾,浣我清波一鑒明。說與兒童須摘盡,莫留馀葉引秋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