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仙門
望仙門。唐代。李愿。 樓影空門里,門開望眾仙。綠鬟云漠漠,翠黛月娟娟。煙駕知何處,星槎記昔年。夕陽孤鳥畔,緲緲海浮天。
[唐代]:李愿
樓影空門里,門開望眾仙。綠鬟云漠漠,翠黛月娟娟。
煙駕知何處,星槎記昔年。夕陽孤鳥畔,緲緲海浮天。
樓影空門裡,門開望衆仙。綠鬟雲漠漠,翠黛月娟娟。
煙駕知何處,星槎記昔年。夕陽孤鳥畔,緲緲海浮天。
唐代·李愿的簡介
隴西人,著名隱士,與韓愈、盧仝為好友,因韓愈一篇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使得此李愿盤谷聲名鵲起。這也使得李愿為千古之謎,至今不知“李愿”何許人也,以及更多的信息?由于時代久遠,史料不詳,至今云山霧罩,撲朔迷離,歷朝歷代都進行考究。但是糾正了“李愿,西平忠武王李晟之子”的說法。清康熙年間,吳楚材、吳調侯編寫的《古文觀止》所選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一文中,“友人李愿居之”句下有小字注曰:“李愿,西平忠武王李晟之子,歸隱盤谷,號‘盤谷子’”。然而“李愿,李晟之子”這個說法并不可信———綜合考察李晟、李愿、韓愈的史傳資料,并無“李晟之子李愿”隱居盤谷的記載。
...〔
? 李愿的詩(4篇) 〕
唐代:
張祜
蜀國僧吹蘆一枝,隴西游客淚先垂。
至今留得新聲在,卻為中原人不知。
細蘆僧管夜沈沈,越鳥巴猿寄恨吟。
蜀國僧吹蘆一枝,隴西遊客淚先垂。
至今留得新聲在,卻為中原人不知。
細蘆僧管夜沈沈,越鳥巴猿寄恨吟。
:
釋崇岳
無卓錐之地,有無價之寶。元不用安排,拈來用恰好。
沒人情,佛亦掃。這般村僧,脫空到老。
無卓錐之地,有無價之寶。元不用安排,拈來用恰好。
沒人情,佛亦掃。這般村僧,脫空到老。
明代:
孫緒
拂袖拜三賢,云霞映暮天。孤忠徒自許,一 竟誰憐。
玄化昭心事,丹誠付簡編。明禋逢盛世,肸蚃自年年。
拂袖拜三賢,雲霞映暮天。孤忠徒自許,一 竟誰憐。
玄化昭心事,丹誠付簡編。明禋逢盛世,肸蚃自年年。
宋代:
薛季宣
虎將夏中時,旋復怡亭址。茅茨覆采椽,樸拙亦可喜。
建斗五移杓,殊亭更釋子。規摹雖少華,不陋復不侈。
虎將夏中時,旋複怡亭址。茅茨覆采椽,樸拙亦可喜。
建鬥五移杓,殊亭更釋子。規摹雖少華,不陋複不侈。
明代:
陳子升
祇園甘露滴,使我宿酲消。獨自留方丈,諸天不寂寥。
行蹤泥芳草,吟興寫芭蕉。已作逃禪客,無煩折簡招。
祇園甘露滴,使我宿酲消。獨自留方丈,諸天不寂寥。
行蹤泥芳草,吟興寫芭蕉。已作逃禪客,無煩折簡招。
宋代:
吳芾
湖邊策杖步新晴,陡覺胸襟萬慮平。
老去不須防意馬,靜中已是息心兵。
湖邊策杖步新晴,陡覺胸襟萬慮平。
老去不須防意馬,靜中已是息心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