廬山謠
廬山謠。唐代。康有為。 紫漠吹落青芙蓉,隨風飄墮江之東。瓣開四面花玲瓏,化作碧玉千百峰。倒影翻湖黛色濃,突兀萬丈絢青紅。曾巒重阜架為宮,五老拄杖碧云中。子孫諸峰咸待從。爾來一萬四千歲,白頭昂首嘯鴻蒙。我來經喪亂,九十九寺皆在焚劫中。瀑泉又已枯,秀色滅昌豐。惟有重崖與疊嶂,蒼翠合匝轉無窮。陶謝妙述作,幽人不可逢。長臥龍潭石,醉欲騎蒼龍。青鸞未能馭,白鹿已無縱。夜投東林訪遠公,殿宇陊剝瓦礫封。誠懸北海殘碑在,古佛露坐似慚居尊無寸功。長蘿蓋山林蒙茸,天黑虎嘯蕩驚風。萬籟笙竽瀉青松,塔鈴夜語不聞鐘。宵深月出山徑白,虎溪之水鳴潺淙,似聞山鬼說法談空空。
[唐代]:康有為
紫漠吹落青芙蓉,隨風飄墮江之東。瓣開四面花玲瓏,化作碧玉千百峰。
倒影翻湖黛色濃,突兀萬丈絢青紅。曾巒重阜架為宮,五老拄杖碧云中。
子孫諸峰咸待從。爾來一萬四千歲,白頭昂首嘯鴻蒙。
我來經喪亂,九十九寺皆在焚劫中。瀑泉又已枯,秀色滅昌豐。
惟有重崖與疊嶂,蒼翠合匝轉無窮。陶謝妙述作,幽人不可逢。
長臥龍潭石,醉欲騎蒼龍。青鸞未能馭,白鹿已無縱。
夜投東林訪遠公,殿宇陊剝瓦礫封。誠懸北海殘碑在,古佛露坐似慚居尊無寸功。
長蘿蓋山林蒙茸,天黑虎嘯蕩驚風。萬籟笙竽瀉青松,塔鈴夜語不聞鐘。
宵深月出山徑白,虎溪之水鳴潺淙,似聞山鬼說法談空空。
紫漠吹落青芙蓉,隨風飄墮江之東。瓣開四面花玲瓏,化作碧玉千百峰。
倒影翻湖黛色濃,突兀萬丈絢青紅。曾巒重阜架為宮,五老拄杖碧雲中。
子孫諸峰鹹待從。爾來一萬四千歲,白頭昂首嘯鴻蒙。
我來經喪亂,九十九寺皆在焚劫中。瀑泉又已枯,秀色滅昌豐。
惟有重崖與疊嶂,蒼翠合匝轉無窮。陶謝妙述作,幽人不可逢。
長臥龍潭石,醉欲騎蒼龍。青鸞未能馭,白鹿已無縱。
夜投東林訪遠公,殿宇陊剝瓦礫封。誠懸北海殘碑在,古佛露坐似慚居尊無寸功。
長蘿蓋山林蒙茸,天黑虎嘯蕩驚風。萬籟笙竽瀉青松,塔鈴夜語不聞鐘。
宵深月出山徑白,虎溪之水鳴潺淙,似聞山鬼說法談空空。
唐代·康有為的簡介
康有為(1858年—1927年),原名祖詒,字廣廈,號長素,又號明夷、更甡、西樵山人、游存叟、天游化人,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,人稱康南海,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,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。民國十六年(1927年)病 于青島。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,在倡導維新運動時,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。但后來,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。
...〔
? 康有為的詩(160篇) 〕
明代:
羅洪先
與君重識面,居然見幽情。如何二仲子,獨高千載名。
急雨春江白,深林野鸛鳴。此時憐把袂,翻畏棹歌聲。
與君重識面,居然見幽情。如何二仲子,獨高千載名。
急雨春江白,深林野鸛鳴。此時憐把袂,翻畏棹歌聲。
唐代:
張仲素
王子千年后,笙音五夜聞。逶迤繞清洛,斷續下仙云。
泄泄飄難定,啾啾曲未分。松風助幽律,波月動輕文。
鳳管聽何遠,鸞聲若在群。暗空思羽蓋,馀氣自氛氳。
王子千年後,笙音五夜聞。逶迤繞清洛,斷續下仙雲。
洩洩飄難定,啾啾曲未分。松風助幽律,波月動輕文。
鳳管聽何遠,鸞聲若在群。暗空思羽蓋,馀氣自氛氳。
宋代:
宋白
律管飛灰報早春,壽陽梅淡落香煙。
詞人競進新詩入,俊思無過白舍人。
律管飛灰報早春,壽陽梅淡落香煙。
詞人競進新詩入,俊思無過白舍人。
:
弘歷
望月惟有登臺宜,不規其滿規半時。半可至滿滿將虧,此義吾聞諸庖羲。
開襟海岳樓閣重,忽如擁出滄溟東。玉階瓊戺露半面,弗升弗沉懸半空。
望月惟有登臺宜,不規其滿規半時。半可至滿滿將虧,此義吾聞諸庖羲。
開襟海嶽樓閣重,忽如擁出滄溟東。玉階瓊戺露半面,弗升弗沉懸半空。
:
陳永正
秀谷芳塵冱。十里人潮,一日秋誰主。追攀危徑步。
更呼影、結隊穿林何處。相遇暫成歡,看嫵媚、入時嬉女。
秀谷芳塵冱。十裡人潮,一日秋誰主。追攀危徑步。
更呼影、結隊穿林何處。相遇暫成歡,看嫵媚、入時嬉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