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廬山
過廬山。宋代。李澗。 斜陽淡淡柳依依,立馬橋邊客去遲。晝錦已成螻蟻夢,夜臺應愧鹡鸰詩。薄薦豆粥無傳法,蒲扇桃笙有賤時。千載孝標裙帔恨,憑誰箋示故人知。
[宋代]:李澗
斜陽淡淡柳依依,立馬橋邊客去遲。晝錦已成螻蟻夢,夜臺應愧鹡鸰詩。
薄薦豆粥無傳法,蒲扇桃笙有賤時。千載孝標裙帔恨,憑誰箋示故人知。
斜陽淡淡柳依依,立馬橋邊客去遲。晝錦已成螻蟻夢,夜臺應愧鹡鸰詩。
薄薦豆粥無傳法,蒲扇桃笙有賤時。千載孝標裙帔恨,憑誰箋示故人知。
唐代·李澗的簡介
李澗,江寧(今江蘇南京)人。高宗紹興十年(一一四○),以左奉議郎為宗正寺主簿,轉御史主簿。十二年,為監察御史。十四年,為司封郎中。二十九,為太府卿。三十年,權尚書吏部侍郎。三十一年,為集英殿修撰,引年求去,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。事見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》卷一三七、一四七、一五二、一八三、一八四、一八八。
...〔
? 李澗的詩(2篇) 〕
宋代:
李綱
鬢毛蕭颯寸馀冠,蒙犯風霜卻歲寒。但使孤忠能感激,豈辭遠謫備艱難。
蒼蒼云木留深景,渺渺深溪瀉暮湍。獨坐苦吟山寺冷,照人孤月正團欒。
鬢毛蕭颯寸馀冠,蒙犯風霜卻歲寒。但使孤忠能感激,豈辭遠謫備艱難。
蒼蒼雲木留深景,渺渺深溪瀉暮湍。獨坐苦吟山寺冷,照人孤月正團欒。
:
俞明震
自浮滄海送殘陽,漸覺閒身人莽蒼。一掬酸辛成獨往,無邊天水共微光。
風檣隱隱開元氣,朔雁聲聲吊戰場。凄絕一更初魄語,故人相望涕成行。
自浮滄海送殘陽,漸覺閒身人莽蒼。一掬酸辛成獨往,無邊天水共微光。
風檣隱隱開元氣,朔雁聲聲吊戰場。凄絕一更初魄語,故人相望涕成行。
唐代:
王維
巖壑轉微徑,云林隱法堂。羽人飛奏樂,天女跪焚香。
竹外峰偏曙,藤陰水更涼。欲知禪坐久,行路長春芳。
巖壑轉微徑,雲林隱法堂。羽人飛奏樂,天女跪焚香。
竹外峰偏曙,藤陰水更涼。欲知禪坐久,行路長春芳。
:
王洪
碧嶂丹崖瀉不停,翠微云凈轉分明。春風不散空中影,夜月偏聞樹底聲。
內苑分來瑤草合,御橋流出鳳池平。仙源信與人間別,歲歲年年長自清。
碧嶂丹崖瀉不停,翠微雲淨轉分明。春風不散空中影,夜月偏聞樹底聲。
內苑分來瑤草合,禦橋流出鳳池平。仙源信與人間別,歲歲年年長自清。
宋代:
文同
絳守園池天下夸,紹述有記詞聱牙。
蒼官青土左右樹,神君仙人高下花。
絳守園池天下誇,紹述有記詞聱牙。
蒼官青土左右樹,神君仙人高下花。
:
林朝崧
墻東灶北甘隱淪,拉許排巢俱放誕。道德遙師苦縣聃,呻吟時學鄭人緩。
塵鞿已脫幸身閒,年矢每催悲日短。燒煉倘無鴻寶術,服食愿求麋角散。
牆東竈北甘隱淪,拉許排巢俱放誕。道德遙師苦縣聃,呻吟時學鄭人緩。
塵鞿已脫幸身閒,年矢每催悲日短。燒煉倘無鴻寶術,服食願求麋角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