減字木蘭花·歌檀斂袂譯文及注釋
譯文
歌女歌唱時動作舉止從容,落落大方。她的歌聲有時高亢嘹亮,經久不息;有時又輕柔圓潤,如百琲明珠纏綿不絕。
歌女唇如櫻桃,齒如白玉,她美妙的嗓子發出的仙音,天上的行云都停留下來了,宴會中滿座的與宴者都已如癡如醉。
注釋
減字木蘭花:唐教坊曲,后用為詞牌名,又名減蘭。
歌檀斂袂:此句寫女子歌唱時的動作。歌檀(tán):邊拍檀板邊唱歌。斂袂(mèi):卷起衣服袖子。
‘‘繚繞”句:渲染女子歌聲清越和悠長,余音繞梁不絕的特點。語出以下二典。
百琲(bèi)明珠:十貫或五百枚珠子為一琲。
櫻唇玉齒:唇如櫻桃,齒如白玉,此形容美人唇齒之美。
留往行云:此喻女子歌技之高,歌聲之美。
迷魂:被歌聲陶醉。醺(xūn):醉。
參考資料:
1、譚新紅編著,歐陽修詞全集,崇文書局,2014.06,第37-38頁
2、郁玉瑩編著,歐陽修詞評注,江西人民出版社,2012.03,第2-3頁
減字木蘭花·歌檀斂袂創作背景
此詞是歐陽修的早期作品,應當作于天圣末年西京留守推官任上。
參考資料:
1、郁玉瑩編著,歐陽修詞評注,江西人民出版社,2012.03,第2-3頁
2、(宋)歐陽修著,歐陽修集編年箋注 7,巴蜀書社,2007.12,第213頁
減字木蘭花·歌檀斂袂鑒賞
此詞主要表現歌女高超的歌藝和動聽的歌聲。
上片“歌檀斂袂”,寫的是歌女開始演唱前的動作,她稍稍斂折好衣袖,輕輕拍打下檀板?!翱澙@雕梁塵暗起”,這里分別用了傳說中兩位著名的歌者的典故:一是韓娥余音繞梁三日不絕,一是虞公高亢清越之音震動梁上灰塵。詞人借此突出寫這位歌女歌唱時所產生的藝術效果。接下來,詞人又用一比喻寫歌聲的婉轉圓潤?!鞍佻i明珠一線穿”,她的歌聲就像數百串明珠串在一起,既悠長又圓潤。
下片進一步寫歌女的演唱藝術之高。她不僅天生一副好嗓音,而且,“天上仙音心下事”,意為如天上仙樂般的歌聲中傳達出無限心事,這說明她能巧妙地將美妙的歌聲與內心情感結合起來,她是在用心靈歌唱。因此,“滿座迷魂酒半醺”,喝得略帶幾分醉意的客人們也被她動聽的歌聲感染陶醉了。
詞人運用夸張的手法,從聽覺和視覺的不同角度形象再現了歌聲清越而悠長、繞梁不絕、響遏行云的藝術效果,體現了詞人不凡的藝術表現技巧。
歐陽修簡介
唐代·歐陽修的簡介
![歐陽修](/d/file/p/d6b16c9aa24a7fda2bf6ac9fe06e11a0.jpg)
歐陽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號醉翁,晚號“六一居士”。漢族,吉州永豐(今江西省永豐縣)人,因吉州原屬廬陵郡,以“廬陵歐陽修”自居。謚號文忠,世稱歐陽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學家、史學家,與韓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蘇洵、蘇軾、蘇轍、曾鞏合稱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將其與韓愈、柳宗元和蘇軾合稱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...〔 ? 歐陽修的詩(1122篇) 〕猜你喜歡
詹尚書同文以堵文明所作云樹圖寄徐大參復初仍寄以詩因次其韻
長句和平見治音,京華猶記盍朋簪。聲傳珠履星辰近,影動金蓮雨露深。
云樹有圖憑鷹寄,春山無伴聽鶯吟。懸知兩地看明月,愛國憂民共此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