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仙子·嘲楚儀
水仙子·嘲楚儀。元代。喬吉。 順毛兒撲撒翠鸞雛,暖水兒溫存比目魚,碎奔忙兒壘就陽臺路。望朝云思暮雨,楚巫娥偷取些工夫。殢酒人歸未,停歌月上初,今夜何如?
[元代]:喬吉
順毛兒撲撒翠鸞雛,暖水兒溫存比目魚,碎奔忙兒壘就陽臺路。望朝云思暮雨,楚巫娥偷取些工夫。殢酒人歸未,停歌月上初,今夜何如?
順毛兒撲撒翠鸞雛,暖水兒溫存比目魚,碎奔忙兒壘就陽臺路。望朝雲思暮雨,楚巫娥偷取些工夫。殢酒人歸未,停歌月上初,今夜何如?
譯文
順著毛輕輕地拍打翠綠色的小鸞鳥,溫暖的滋潤著缸中的比目魚,細碎的奔忙壘成了陽臺路。望著早晨的云,思念晚暮的雨,巫山楚女偷取了一些閑工夫。貪杯醉酒的人歸來時,歌聲已停歇明月正初升,今夜又會何如?
注釋
比目魚:舊謂此魚只有一目,必須兩兩相并才可游卻。
碎奔忙兒壘就:喻不牢固。
楚巫娥:即巫山神女。這里指楚儀。
殢(tì)酒:醉酒。
唐代·喬吉的簡介
喬吉(1280?~1345) 元代雜劇家、散曲作家。一稱喬吉甫,字夢符,號笙鶴翁,又號惺惺道人。太原人,流寓杭州。鐘嗣成在《錄鬼簿》中說他“美姿容,善詞章,以威嚴自飭,人敬畏之”,又作吊詞云:“平生湖海少知音,幾曲宮商大用心。百年光景還爭甚?空贏得,雪鬢侵,跨仙禽,路繞云深。”從中大略可見他的為人。劇作存目十一,有《杜牧之詩酒揚州夢》、《李太白匹配金錢記》、《玉簫女兩世姻緣》三種傳世。
...〔
? 喬吉的詩(112篇) 〕
:
黃榦
生平不作溫飽計,歲晚寧愁衣褐無。
一夜嬌兒啼徹曉,始知寒色已侵膚。
生平不作溫飽計,歲晚甯愁衣褐無。
一夜嬌兒啼徹曉,始知寒色已侵膚。
宋代:
郭祥正
飄然忽作五峰游,三伏誰知冷似秋。為在深云更深處,手提白羽看泉流。
飄然忽作五峰遊,三伏誰知冷似秋。為在深雲更深處,手提白羽看泉流。
宋代:
王十朋
目逆神仙路,丹成未暇躋。雪深封佛壟,云暗鎖桃溪。
流水無還有,亂山高復低。欲尋劉阮洞,歸路恐成迷。
目逆神仙路,丹成未暇躋。雪深封佛壟,雲暗鎖桃溪。
流水無還有,亂山高複低。欲尋劉阮洞,歸路恐成迷。
明代:
鄭善夫
西崦山前逢首夏,與君一笑共扁舟。已無梅花爛刺眼,賴有太湖清散愁。
晴日菰蒲鵝鸛下,遠風波浪魚龍游。酒酣忽憶鴟夷子,長日掛帆天漢流。
西崦山前逢首夏,與君一笑共扁舟。已無梅花爛刺眼,賴有太湖清散愁。
晴日菰蒲鵝鸛下,遠風波浪魚龍遊。酒酣忽憶鴟夷子,長日掛帆天漢流。
明代:
林熙春
金獅玉簡鎖棉洋,母氏棲神是故鄉。天馬當前鞍一軸,云龍數下誥三章。
百年已竭和熊苦,今日方彰卻鲊良。春暮不催風雨至,對揚甫畢見天漿。
金獅玉簡鎖棉洋,母氏棲神是故鄉。天馬當前鞍一軸,雲龍數下誥三章。
百年已竭和熊苦,今日方彰卻鲊良。春暮不催風雨至,對揚甫畢見天漿。
:
黃公渚
鼓枻滄溟去。踐山盟、待證鷗鷺。趁禺收浪,海天霞曙。
瀛壖清淺如許。一徑處、檀欒青鳳舞。炎景斂、日中無暑。
鼓枻滄溟去。踐山盟、待證鷗鷺。趁禺收浪,海天霞曙。
瀛壖清淺如許。一徑處、檀欒青鳳舞。炎景斂、日中無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