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桃紅·詠桃
小桃紅·詠桃。元代。周文質。 東風有恨致玄都,吹破枝頭玉,夜月梨花也相妒。不尋俗,嬌鸞彩鳳風流處。劉郎去也,武陵溪上,仙子淡妝梳。
[元代]:周文質
此曲為詠桃花的佳作。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寫過《游玄都觀戲贈看花諸君子》詩:“紫陌紅塵拂面來,無人不道看花回。玄都觀里桃千樹,俱是劉郎去后栽。”其實質是借寫桃花,對那些新得勢的權貴進行諷刺,以抒發詩人對自身遭遇的憤懣。周文質的這首《詠桃》曲則是對劉詩的發揮,并賦予“桃花”不同凡俗的品質。此曲活用典故,即景抒情,不獨精心繪制桃花吐紅之景,而且寄寓著作者對正直之士的敬慕之情。
唐代·周文質的簡介
周文質(?-1334),元代文學家。字仲彬,建德(今屬浙江)人,后居杭州。與鐘嗣成相交二十余年,良人情深意篤,形影不離,故《錄鬼簿》對他有詳細的記載:“體貌清癯,學問淵博,資性工巧,文筆新奇。家世儒業,俯就路吏。善丹青,能歌舞,明曲調,諧音律。性尚豪俠,好事敬客善繪畫,諧音律。所作雜劇今知有四種。現僅《蘇武還鄉》(或稱《蘇武還朝》)存有殘曲。散曲存有小令四十三首,套數五套,多男女相思之作。
...〔
? 周文質的詩(19篇) 〕
明代:
李舜臣
愛子窺顏色,趨庭問所思。望中云共遠,階下草方滋。
曉日明金騎,春風吹綠枝。還聞臨別去,遙附萬年卮。
愛子窺顔色,趨庭問所思。望中雲共遠,階下草方滋。
曉日明金騎,春風吹綠枝。還聞臨別去,遙附萬年卮。
宋代:
趙蕃
敝車羸服豫章城,幾向東湖得細行。
不但屢來人似識,白鷗相慣亦忘驚。
敝車羸服豫章城,幾向東湖得細行。
不但屢來人似識,白鷗相慣亦忘驚。
宋代:
呂本中
夷甫終隳晉,群胡迫帝居。王綱板蕩后,國勢土崩初。
戈戟連梁苑,頭顱塞浚渠。天心應助順,側聽十行書。
夷甫終隳晉,群胡迫帝居。王綱闆蕩後,國勢土崩初。
戈戟連梁苑,頭顱塞浚渠。天心應助順,側聽十行書。
清代:
張廷玉
溪流曲曲繞柴門,石作屏風樹作垣。每與野人臨水坐,梅花香里話君恩。
溪流曲曲繞柴門,石作屏風樹作垣。每與野人臨水坐,梅花香裡話君恩。
唐代:
皎然
豈謂江南別,心如塞上行。苦云搖陣色,亂木攪秋聲。
周谷雨未散,漢河流尚橫。春司遲爾策,方用靜妖兵。
豈謂江南別,心如塞上行。苦雲搖陣色,亂木攪秋聲。
周谷雨未散,漢河流尚橫。春司遲爾策,方用靜妖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