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江仙·和葉仲洽賦羊桃
臨江仙·和葉仲洽賦羊桃。宋代。辛棄疾。 憶醉三山芳樹下,幾曾風韻忘懷。黃金顏色五花開,味如盧橘熟。貴似荔枝來。聞道商山余四老,橘中自釀秋醅。試呼名品細推排。重重香腑臟,偏殢圣賢杯。
[宋代]:辛棄疾
憶醉三山芳樹下,幾曾風韻忘懷。黃金顏色五花開,味如盧橘熟。貴似荔枝來。
聞道商山余四老,橘中自釀秋醅。試呼名品細推排。重重香腑臟,偏殢圣賢杯。
憶醉三山芳樹下,幾曾風韻忘懷。黃金顔色五花開,味如盧橘熟。貴似荔枝來。
聞道商山餘四老,橘中自釀秋醅。試呼名品細推排。重重香腑髒,偏殢聖賢杯。
這是一首詠物詞,是吟詠羊桃的。羊桃又名五棱子,為福建特產,和龍眼、橄欖、菩提果等齊名,七八月熟,味酸而有韻。此詞便圍繞羊桃這些特點展開描敘。詞的上片寫羊桃的產地及其特點。開頭二句寫產地。但作者沒直說,而是采用追憶的方式,言其在三山(今福州)芳樹下,飲美酒品羊桃,其風味之美一直讓他難以忘懷。這兩句詞既寫出了羊桃風韻之美,又巧妙地點出它是福建特產,為后邊的敘寫創造了良好條件。“黃金”三句寫羊桃的特點與身價。言羊桃花其色金黃瓣五出;其味微酸,如成熟的盧橘,味道絕美;其身價之名貴,和荔枝不相上下。可見羊桃色、味俱佳,為水果之珍品,異常名貴。下片寫其他果品。故“聞道”二句另辟新意,言其聽人說過橘中可容四老,在其果中釀造秋酒。用傳說的故事,寫橘汁味美如酒。“試呼”三句寫橘之外的名貴果品。言把名貴果品都取來,仔細加以考校、品評,每種果品的“腑臟”里都香香甜甜,為何偏要為酒所纏繞?“圣賢杯”三字和“憶醉”二字相照應,說明無須醉酒自娛,品味羊桃之類的名貴果品,也照樣令人陶醉,用委婉方式再次敘寫羊桃韻味之美,圓滿地結住了全詞。
唐代·辛棄疾的簡介
辛棄疾(1140-1207),南宋詞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別號稼軒,漢族,歷城(今山東濟南)人。出生時,中原已為金兵所占。21歲參加抗金義軍,不久歸南宋。歷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東安撫使等職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論》與《九議》,條陳戰守之策。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,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,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;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。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,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。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,后被彈劾落職,退隱江西帶湖。
...〔
? 辛棄疾的詩(792篇) 〕
唐代:
羅隱
籬外清陰接藥闌,曉風交戛碧瑯玕.子猷 后知音少,粉節霜筠謾歲寒。
籬外清陰接藥闌,曉風交戛碧瑯玕.子猷 後知音少,粉節霜筠謾歲寒。
宋代:
陳文蔚
憶昔吾先師,慷慨歌遠游。超忽凌八荒,咫尺視九州。
東將征旸谷,掛衣扶桑頭。西不畏羊腸,而以摧其辀。
憶昔吾先師,慷慨歌遠遊。超忽淩八荒,咫尺視九州。
東將征旸谷,掛衣扶桑頭。西不畏羊腸,而以摧其辀。
明代:
周是修
朔風號海甸,十月雪漫漫。畫戟攢云暗,鐵馬蹴冰寒。
但顧主恩重,寧論北伐難。漢宮抵疏勒,敵騎凈皋蘭。
朔風號海甸,十月雪漫漫。畫戟攢雲暗,鐵馬蹴冰寒。
但顧主恩重,甯論北伐難。漢宮抵疏勒,敵騎淨臯蘭。
:
涂穎
蓬萊仙子學長生,群帝朝天絳節迎。
昨日六龍回北極,云裾霞佩集灤京。
蓬萊仙子學長生,群帝朝天絳節迎。
昨日六龍回北極,雲裾霞佩集灤京。
明代:
王鏊
洞庭自是君家果,霜落晴洲色漸深。收子未儲千顆玉,封侯寧抵萬株金。
不移淮北生生意,相饋燕南歲歲心。莫怪野人芹自美,江陵千樹不同林。
洞庭自是君家果,霜落晴洲色漸深。收子未儲千顆玉,封侯甯抵萬株金。
不移淮北生生意,相饋燕南歲歲心。莫怪野人芹自美,江陵千樹不同林。
清代:
孫原湘
屈指春光到畫闌,玉郎車馬上長安。歸期縱說相逢早,隔歲先愁欲別難。
夢雨愿隨行李去,淚珠偷共燭花彈。才人標格知多少,不似伊家耐細看。
屈指春光到畫闌,玉郎車馬上長安。歸期縱說相逢早,隔歲先愁欲別難。
夢雨願隨行李去,淚珠偷共燭花彈。才人標格知多少,不似伊家耐細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