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葛子熙
美葛子熙。元代。李存。 臨川葛生樸且文,負檐有力能辛勤。家貧妻 母又老,短窗挾策長云云。忽思句讀送日月,曷若江湖勞骨筋。高碑大碣處處有,篆楷草行兼八分。晝長院靜手自打,襟袂染煤常若熏。旁搜遠取到川陜,況乃閩浙江之濆。通都大邑逢好事,羅列古雅逾璣濆。相酬金帛不論直,豈比市井爭鈞斤。收藏圖書家若府,下者秦漢高華勛。春初過我因細論,絕勝待食如牢赩。四方達士一時見,野店濁醪常半醺。顧余發齒久希豁,脫簡尚閱徒逢蕓。何當一竹兩芒裛,共逐溪山秋半云。
[元代]:李存
臨川葛生樸且文,負檐有力能辛勤。
家貧妻 母又老,短窗挾策長云云。
忽思句讀送日月,曷若江湖勞骨筋。
高碑大碣處處有,篆楷草行兼八分。
晝長院靜手自打,襟袂染煤常若熏。
旁搜遠取到川陜,況乃閩浙江之濆。
通都大邑逢好事,羅列古雅逾璣濆。
相酬金帛不論直,豈比市井爭鈞斤。
收藏圖書家若府,下者秦漢高華勛。
春初過我因細論,絕勝待食如牢赩。
四方達士一時見,野店濁醪常半醺。
顧余發齒久希豁,脫簡尚閱徒逢蕓。
何當一竹兩芒裛,共逐溪山秋半云。
臨川葛生樸且文,負檐有力能辛勤。
家貧妻 母又老,短窗挾策長雲雲。
忽思句讀送日月,曷若江湖勞骨筋。
高碑大碣處處有,篆楷草行兼八分。
晝長院靜手自打,襟袂染煤常若熏。
旁搜遠取到川陝,況乃閩浙江之濆。
通都大邑逢好事,羅列古雅逾璣濆。
相酬金帛不論直,豈比市井爭鈞斤。
收藏圖書家若府,下者秦漢高華勳。
春初過我因細論,絕勝待食如牢赩。
四方達士一時見,野店濁醪常半醺。
顧餘發齒久希豁,脫簡尚閱徒逢蕓。
何當一竹兩芒裛,共逐溪山秋半雲。
唐代·李存的簡介
(1281—1354)元饒州安仁人,字明遠,更字仲公。從陳苑學。致心于天文、地理、醫卜、釋道之書,工古文詞。應科舉不利,即為隱居計,從游者滿齋舍。中丞御史等交章薦,皆不就。學者稱俟庵先生。與祝蕃、舒衍、吳謙合稱江東四先生。有《俟庵集》。
...〔
? 李存的詩(46篇) 〕
:
黃侃
乍暖晴云,初銷瑞雪,異花新見。梅英漸少,幽獨卻增煩惋。
報荒庚園坼素葩,膽瓶位置愁心展。喜嘉名肇錫,儕蘭齊玉,小歌芳畹。
乍暖晴雲,初銷瑞雪,異花新見。梅英漸少,幽獨卻增煩惋。
報荒庚園坼素葩,膽瓶位置愁心展。喜嘉名肇錫,儕蘭齊玉,小歌芳畹。
唐代:
韋應物
晨坐枉嘉藻,持此慰寢興。中獲辛苦奏,長河結陰冰。
皓曜群玉發,凄清孤景凝。至柔反成堅,造化安可恒。
方舟未得行,鑿飲空兢兢。寒苦彌時節,待泮豈所能。
晨坐枉嘉藻,持此慰寢興。中獲辛苦奏,長河結陰冰。
皓曜群玉發,凄清孤景凝。至柔反成堅,造化安可恒。
方舟未得行,鑿飲空兢兢。寒苦彌時節,待泮豈所能。
宋代:
孫覿
吟牽東閣興,靜憩北窗眠。窟小中生月,文高迥入玄。
回看甲乙第,已到巳辰邊。不見門生莠,歌鐘尚隱然。
吟牽東閣興,靜憩北窗眠。窟小中生月,文高迥入玄。
回看甲乙第,已到巳辰邊。不見門生莠,歌鐘尚隱然。
唐代:
韓熙載
仆本江北人,今作江南客。再去江北游,舉目無相識。
金風吹我寒,秋月為誰白。不如歸去來,江南有人憶。
未到故鄉時,將為故鄉好。及至親得歸,爭如身不到。
仆本江北人,今作江南客。再去江北遊,舉目無相識。
金風吹我寒,秋月為誰白。不如歸去來,江南有人憶。
未到故鄉時,將為故鄉好。及至親得歸,爭如身不到。
唐代:
皇甫冉
北固多陳跡,東山復盛游。鐃聲發大道,草色引行騶。
此地何時有,長江自古流。頻隨公府步,南客寄徐州。
北固多陳跡,東山複盛遊。鐃聲發大道,草色引行騶。
此地何時有,長江自古流。頻隨公府步,南客寄徐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