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山水圖(二首)
題山水圖(二首)。明代。蕭鎡。 青山何岧峣,下有嘉樹林。高亭晝閑敞,窗戶含層陰。前村夜來雨,石瀨張素琴。好鳥鳴檐間,始知春意深。迥無外物累,嘿處抱沖襟。對此案上書,悠悠千載心。安得謝塵羈,扁舟諧遠尋。¤
[明代]:蕭鎡
青山何岧峣,下有嘉樹林。
高亭晝閑敞,窗戶含層陰。
前村夜來雨,石瀨張素琴。
好鳥鳴檐間,始知春意深。
迥無外物累,嘿處抱沖襟。
對此案上書,悠悠千載心。
安得謝塵羈,扁舟諧遠尋。¤
青山何岧峣,下有嘉樹林。
高亭晝閑敞,窗戶含層陰。
前村夜來雨,石瀨張素琴。
好鳥鳴檐間,始知春意深。
迥無外物累,嘿處抱沖襟。
對此案上書,悠悠千載心。
安得謝塵羈,扁舟諧遠尋?!?/p>
唐代·蕭鎡的簡介
蕭鎡(1393年-1464年),字孟勤,江西泰和縣人。宣德二年(1427年),登進士。宣德八年(1433年),授庶吉士。英宗繼位后,授翰林院編修,正統三年(1438年),進侍讀,之后代替李時勉為國子監祭酒。景泰元年(1450年),以老疾辭。后國子監丞鮑相率六館生連章乞留,明景帝奏準。次年,兼任翰林學士,與侍郎王一寧并入直文淵閣,進入明朝內閣。次年,晉升為戶部右侍郎。后加太子少師。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后,恢復帝位,蕭鎡被削籍。天順八年(1464年)去世。成化年間,復官賜祭。
...〔
? 蕭鎡的詩(3篇) 〕
明代:
王弘誨
清朝耆碩里中聞,敕葬新恩借使君。海上松楸覃雨露,日邊劍舄擁風云。
茂陵遺草歸時奏,庾嶺寒梅到處芬。知是靈均門下客,大招何處擬騷文。
清朝耆碩裡中聞,敕葬新恩借使君。海上松楸覃雨露,日邊劍舄擁風雲。
茂陵遺草歸時奏,庾嶺寒梅到處芬。知是靈均門下客,大招何處擬騷文。
宋代:
宋庠
榮路徘徊力已疲,保全恩惠劇春熙。
須知散櫟無庸日,方到群材構廈時。
榮路徘徊力已疲,保全恩惠劇春熙。
須知散櫟無庸日,方到群材構廈時。
宋代:
葉夢得
戎車百兩去難攀,秣馬前驅矢石間。析木舊津吞朔易,神都新令愯完顏。
傳聲已報連三捷,觸熱那辭冒百艱。束縛會看擒頡利,灰釘何待執戎蠻。
戎車百兩去難攀,秣馬前驅矢石間。析木舊津吞朔易,神都新令愯完顔。
傳聲已報連三捷,觸熱那辭冒百艱。束縛會看擒頡利,灰釘何待執戎蠻。
明代:
林熙春
金獅玉簡鎖棉洋,母氏棲神是故鄉。天馬當前鞍一軸,云龍數下誥三章。
百年已竭和熊苦,今日方彰卻鲊良。春暮不催風雨至,對揚甫畢見天漿。
金獅玉簡鎖棉洋,母氏棲神是故鄉。天馬當前鞍一軸,雲龍數下誥三章。
百年已竭和熊苦,今日方彰卻鲊良。春暮不催風雨至,對揚甫畢見天漿。
:
潘光祖
留臺掌后大司徒,六府修明五典敷。弘濟艱難承運泰,坐籌部伍息庚呼。
姬公未是明農日,疏傳先懷止足圖。人望九章嗟信宿,駕還三徑理荒蕪。
留臺掌後大司徒,六府修明五典敷。弘濟艱難承運泰,坐籌部伍息庚呼。
姬公未是明農日,疏傳先懷止足圖。人望九章嗟信宿,駕還三徑理荒蕪。
唐代:
馬戴
遠歸從此別,親愛失天涯。去國頻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
鳴蛩聞塞路,冷雁背龍沙。西次桑干曲,洲中見荻花。
遠歸從此別,親愛失天涯。去國頻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
鳴蛩聞塞路,冷雁背龍沙。西次桑幹曲,洲中見荻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