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龍山
登龍山。清代。劉大櫆。 夙昔負山居,未知居山樂。歸來浣塵襟,追尋舊潭壑。登頓覺徑仄,躋攀慚足弱。峰形喜刻鏤,壁色疑涂堊。復澗既縈紆,環林更參錯。哀聽仰淙潺,驚顧俯岝崿。宿雨含余滋,初篁解新籜。吹萬地籟鳴,出虛天樂作。云陰冒水生,巖花依草落。傾暉忽向西,歸路欣殘灼。興闌已歷程,心結重游諾。繕性宜寂寥,賦命非窮薄。宇宙曠無垠,知仁聊可托。
[清代]:劉大櫆
夙昔負山居,未知居山樂。歸來浣塵襟,追尋舊潭壑。
登頓覺徑仄,躋攀慚足弱。峰形喜刻鏤,壁色疑涂堊。
復澗既縈紆,環林更參錯。哀聽仰淙潺,驚顧俯岝崿。
宿雨含余滋,初篁解新籜。吹萬地籟鳴,出虛天樂作。
云陰冒水生,巖花依草落。傾暉忽向西,歸路欣殘灼。
興闌已歷程,心結重游諾。繕性宜寂寥,賦命非窮薄。
宇宙曠無垠,知仁聊可托。
夙昔負山居,未知居山樂。歸來浣塵襟,追尋舊潭壑。
登頓覺徑仄,躋攀慚足弱。峰形喜刻鏤,壁色疑塗堊。
複澗既縈紆,環林更參錯。哀聽仰淙潺,驚顧俯岝崿。
宿雨含餘滋,初篁解新籜。吹萬地籟鳴,出虛天樂作。
雲陰冒水生,巖花依草落。傾暉忽向西,歸路欣殘灼。
興闌已曆程,心結重遊諾。繕性宜寂寥,賦命非窮薄。
宇宙曠無垠,知仁聊可托。
唐代·劉大櫆的簡介
劉大櫆(1698——1780),字才甫,一字耕南,號海峰,今樅陽縣湯溝鎮陳家洲人。劉大櫆修干美髯,性格豪放,縱聲讀古詩文,韻調鏗鏘,喜飲酒,好吟詩。受教于同鄉吳直,才華出眾。雍正七年(1729年)和雍正十年(1732年),兩次參加考試都登副榜。劉大櫆60歲后為黟縣教諭。幾年后告歸,居樅陽江濱不再出游,以文學教授生徒。大櫆著作有《文集》10卷《詩集》6卷《古文約選》48卷、《歷朝詩約選》93卷、《論文偶記》1卷,纂修《歙縣志》20卷。逝世后,安葬在今金社鄉向榮村劉家苕箕地,墓為省級文物。
...〔
? 劉大櫆的詩(19篇) 〕
宋代:
張侃
旬日風消雨,今朝山出云。柳深開潤色,荷靚匝清芬。
江燕新調語,沙鷗自引群。農人相賀語,田畝可耕耘。
旬日風消雨,今朝山出雲。柳深開潤色,荷靚匝清芬。
江燕新調語,沙鷗自引群。農人相賀語,田畝可耕耘。
近現代:
陳匪石
夜來風雨,信天涯、一樣清明寒食。冶翠嬌紅渾見慣,夢里鄉愁如織。
冢臥狐貍,灰飛蝴蝶,到處殘鵑泣。空城潮打,東邊淮月無色。
夜來風雨,信天涯、一樣清明寒食。冶翠嬌紅渾見慣,夢裡鄉愁如織。
冢臥狐貍,灰飛蝴蝶,到處殘鵑泣。空城潮打,東邊淮月無色。
明代:
張弼
白雁風高秋氣涼,畫船渺渺旆央央。張翰江上莼偏美,陶令籬邊菊正香。
稽首不勝恩浩蕩,推冠一任鬢滄浪。何時騎馬來尋訪,欖葉陰中吸荔漿。
白雁風高秋氣涼,畫船渺渺旆央央。張翰江上莼偏美,陶令籬邊菊正香。
稽首不勝恩浩蕩,推冠一任鬢滄浪。何時騎馬來尋訪,欖葉陰中吸荔漿。
:
宋孝宗
仙鵝飛去是何年,靈跡猶存古嶺邊。
藤老龍蟠疑護法,山幽禽語是逃禪。
仙鵝飛去是何年,靈跡猶存古嶺邊。
藤老龍蟠疑護法,山幽禽語是逃禪。
元代:
張翥
苦戰勤王事,精魂泣鬼雄。壞城兵氣黑,遺鏃血花紅。
故老談亡國,明時錄 忠。長吟一搔首,落日鳥呼風。
苦戰勤王事,精魂泣鬼雄。壞城兵氣黑,遺鏃血花紅。
故老談亡國,明時錄 忠。長吟一搔首,落日鳥呼風。
明代:
何鞏道
未得理歸棹,還棲江上樓。鐘疏遙隔水,寒淺尚疑秋。
月色從今滿,江聲自古流。夜烏啼不住,知是宿城頭。
未得理歸棹,還棲江上樓。鐘疏遙隔水,寒淺尚疑秋。
月色從今滿,江聲自古流。夜烏啼不住,知是宿城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