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蝶戀花·莫斗嬋娟弓樣月》鑒賞
原文
莫斗嬋娟弓樣月,只坐蛾眉,消得千謠諑。臂上宮砂那不滅,古來積毀能銷骨。
手把齊紈相訣絕,懶祝西風,再使人間熱。鏡里朱顏猶未歇,不辭自媚朝和夕。
賞析
此詞的上片寫遭受潘害的怨恨,作者盡情發泄了對人言可畏的險惡環境的憎惡。開頭就說:再也不要與別人爭比新月一樣娟秀的蛾眉了,這只能惹來麻煩。用突兀而起的筆法,強烈地表現因才遭忌的不平,也可見出作者在下筆時,如骨鯁在喉,不得不發的憤激心情。只因為這美好的容顏,也不知招來多少謠言和污蔑,使他痛感小人之口,利于刀劍。既然自古以來不斷的毀謗能夠傷人至骨,點在臂上標志貞潔的宮砂不可能因誣訴而消褪。在上片中,作者寫了一個可怕的黑白顛倒的世界。流言蜚語的邪風毒化著空氣,貞潔可以被說成淫蕩,美好反而被視為丑陋。這種環境令人窒息,令人憤慨。
下片寫遇讒失寵后,決心貞操自守,表現了退然不同的決裂態度,女主人公手持象征高潔的紈扇,不愿作乞憐之態,更不會去祈禱秋風再熱。她自信紅顏未減,寧愿與鏡中情影朝夕相對,孤芳自賞。與其以媚態事人,何如“自媚”。從依附于人到自我價值的肯定,這的確是一大進步。這首別出機杼,一反傳統立意,表現出作者在逆境中不失其孤傲的性格。措辭激烈,作 釘截鐵語,在詞中這已經顯示出一種特殊的風格;而同時柔中有剛,憤激中仍不勝凄惋之感,更為難得。【3】?
這首詞,詞情甚為凄苦,而情緒卻較飽滿,雖然充滿壓抑感,但人物的斗志仍然昂揚。上下兩片,前寫積毀之重,內心之悲憤,后寫對待“積毀”的堅決態度,傲然獨立,決不低眉事人,一氣呵成,人物形象鮮明。寫美人的遭誹謗,美女的“自媚”中,也許有詩人自己生活經歷中的影子。
王國維簡介
唐代·王國維的簡介
![王國維](/d/file/p/bed43a163e573049333de3099840a171.jpg)
王國維(1877年—1927年),字伯隅、靜安,號觀堂、永觀,漢族,浙江海寧鹽官鎮人。清末秀才。我國近現代在文學、美學、史學、哲學、古文字學、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,國學大師。
...〔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