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江城子·帳里鴛鴦交頸情》鑒賞
原文
帳里鴛鴦交頸情,恨雞聲,天已明。愁見街前,還是說歸程。臨上馬時期后會,待梅綻,月初生。
賞析
和凝的《江城子》共有五首,是一組完整的組詞,內容相連,敘述一位女子與情人夜間約會相見的整個過程,從第一首“排紅燭,待潘郎”到第五首“天已明”,寫出這位女子含嬌、含恨、含笑、含情、含愁的一個等待戀人時特有的心態流程,表現出她對戀人的一片癡情。因為它“章法清晰”,所以被人譽為“聯章之祖”,又稱“江城五支,為言情者之祖”。所謂“江城五支,為言情者之祖”,指的應該并不是“托美人以寫情,指落花而自喻”,而應該是采用組詞這種特別的方式,敘述了一件完整的情事過程。這屬于和凝的首創,所以稱祖。
《江城子·帳里鴛鴦交頸情》為最后一首,寫女子與情人相會情景,兩情相投不覺時間太快,“恨雞聲,天已明”,郎君走時又約會期,留下了裊裊余音。
和凝簡介
唐代·和凝的簡介
和凝(898-955年),五代時文學家、法醫學家。字成績。鄆州須昌(今山東東平)人。幼時穎敏好學,十七歲舉明經,梁貞明二年(916)十九歲登進士第。好文學,長于短歌艷曲。梁貞明二年(916)進士。后唐時官至中書舍人,工部侍郎。后晉天福五年 (940)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入后漢,封魯國公。后周時,贈侍中。嘗取古今史傳所訟斷獄、辨雪冤枉等事,著為《疑獄集》兩卷(951年)。子和(山蒙)又增訂兩卷,合成四卷。
...〔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