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酬范思遠》翻譯及注釋
陰陽萬變始三畫,天地大法都九疇。斯文濫觴日增廣,淳源已潰分千流。
舉而錯之為事業,典誥始勛終乎周。尼父將圣生無位,一王遺法存春秋。
化成天下文之大,豈事章句矜雕鎪。道經戰國遂榛莽,賴漢諸儒勤耘耰。
然其文物比三代,高曾下視云來幽。唐時師匠多磊落,昌黎把鉞為之酋。
姬公端冕明堂位,八門四面群小侯。嗟時迦老駕異說,吾儒路阻行無郵。
可憐韓子獨強介,抗顏不為緇黃羞。惟余碌碌謬庸者,蓬頭風轉萍波浮。
出言疏闊觸忌諱,倦游四國無人收。夫君家公世才杰,士林向景稱英游。
是故落然來北海,登門如到神仙洲。貽詩旅人定交分,所期者大將安酬。
爽如高秋望霽景,壯如拔戟逐挾辀。兩敦六瑚見古器,黃鐘大呂聞鳴球。
偉哉志趣規取遠,古人之善今人仇。直須擺脫忽回視,遠趨董賈為朋儔。
此心可以厚風俗,此文可以揚天休。誓將它日同利涉,我為之楫君為舟。
張方平簡介
唐代·張方平的簡介
(1007—1091)應天宋城人,字安道,號樂全居士。仁宗景祐元年舉茂才異等科,復中賢良方正科。歷知昆山縣,通判睦州。西夏入犯,上平戎十策。歷知諫院,論建甚多,主與西夏講和。累進翰林學士,拜御史中丞,改三司使。出知數州府。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學士承旨。神宗即位,拜參知政事,反對任用王安石,極論新法之害。以太子少師致仕。既告老,而論事益切,于用兵、起獄尤反復言之。卒謚文定。有《樂全集》。
...〔 ? 張方平的詩(222篇)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