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彩云歸·蘅皋向晚艤輕航》翻譯及注釋
蘅皋向晚艤輕航。卸云帆、水驛魚鄉。當暮天、霽色如晴晝,江練靜、皎月飛光。那堪聽、遠村羌管,引離人斷腸。此際浪萍風梗,度歲茫茫。
譯文:天色已晚,整理輕舟向長滿杜衡的岸邊靠攏。在盛產魚米的水路驛站,放下白色的船帆。面對傍晚的天空,明朗的天色如同晴朗的白晝,江水澄靜,皎月耀光。怎堪聽從那遙遠的村落傳來的悠悠羌笛聲,引起離開家園和親人的離人無限悲傷。此時,感到自己就如同水中之萍、風中之梗,過著漂蕩不定的生活,馬上要過年了,思緒卻紛繁復雜。
注釋:蘅皋:生長香草的水邊高地。向晚:臨近晚上。艤:船只停靠岸邊。云帆:高帆。水驛:以船為主要交通工具的驛站。暮天:傍晚的天空。霽色:晴朗的天色。江練靜:江水如素練般又白又靜。飛光:閃閃發光。羌管:即羌笛,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種簧管樂器,古老的六聲階雙管豎笛。斷腸:形容極度悲痛。浪萍風梗:浪中之浮萍,風中之斷梗。形容人漂泊不定。度歲:過年。茫茫:模糊不清。這里有糊糊涂涂的意思。
堪傷。朝歡暮散,被多情、賦與凄涼。別來最苦,襟袖依約,尚有余香。算得伊、鴛衾鳳枕,夜永爭不思量。牽情處,惟有臨歧,一句難忘。
譯文:怎能忍受朝歡暮散的傷悲,多情給自己帶來了無限的孤寂冷落。離別以來痛苦之極,衣襟衣袖隱約還有殘余的芳香。料想你此時一定坐在我們同床共枕的床頭上,面對漫漫長夜,怎能不如同我一樣的思念。動情處,惟有贈別之辭,一句也難以忘記。
注釋:依約:依稀隱約。鴛衾:繡著鴛鴦的錦被。鳳枕:繡著鳳凰的枕頭。夜永:夜長。爭:怎。牽情:引動感情。臨歧:歧路,岔路。古人送別常在岔路口處分手,故把臨別稱為臨歧。
柳永簡介
唐代·柳永的簡介
柳永,(約987年—約1053年)北宋著名詞人,婉約派代表人物。漢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變,字景莊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稱柳七。宋仁宗朝進士,官至屯田員外郎,故世稱柳屯田。他自稱“奉旨填詞柳三變”,以畢生精力作詞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詡。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,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,創作慢詞獨多。鋪敘刻畫,情景交融,語言通俗,音律諧婉,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,人稱“凡有井水飲處,皆能歌柳詞”,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,代表作 《雨霖鈴》《八聲甘州》。
...〔 ? 柳永的詩(290篇)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