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孔子世家贊》翻譯及注釋
太史公曰:《詩》有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雖不能至,然心鄉往之。余讀孔氏書,想見其為人。適魯,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,諸生以時習禮其家,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。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,當時則榮,沒則已焉。孔子布衣,傳十余世,學者宗之。自天子王侯,中國言《六藝》者折中于夫子,可謂至圣矣!
譯文: 太史公說:《詩經》有這樣的話:“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,寬闊的大路讓人行走。”盡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時代,然而內心非常向往。我閱讀孔氏的書籍,可以想見到他的為人。去到魯地,觀看仲尼的宗廟廳堂、車輛服裝、禮樂器物,儒生們按時在孔子故居演習禮儀,我流連忘返以至留在那里無法離去。天下從君王直至賢人,是很多很多了,生前都榮耀一時, 后也就完。孔子是個平民,傳世十幾代,學者尊祟他。上起天子王侯,中原凡是講習六經的都要以孔夫子為標準來判斷是非,孔子可說是至高無上的圣人了!
注釋: 太史公:司馬遷的官名,用以自稱。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:出自《詩經·小雅·車舝(xiá)》。仰,這里是仰慕、敬仰的意思。景行,大道。這里喻指高尚的品德。行,這里是效法的意思。止,句末語氣助詞,無意義。鄉:通“向”。適:往。祗(zhī)回:相當于“低回”。流連,盤桓。祗,恭敬。有的版本作“低回”。布衣:沒有官職的人。《六藝》:指六經,即《詩》《書》《禮》《樂》《易》《春秋》。折中:調和取證。
司馬遷簡介
唐代·司馬遷的簡介
![司馬遷](/d/file/p/3d2290395bc0e693bf67df7d2d59780e.jpg)
司馬遷(前145年-不可考),字子長,夏陽(今陜西韓城南)人,一說龍門(今山西河津)人。西漢史學家、散文家。司馬談之子,任太史令,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,后任中書令。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,被后世尊稱為史遷、太史公、歷史之父。他以其“究天人之際,通古今之變,成一家之言”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《史記》(原名《太史公書》)。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,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,到漢武帝元狩元年,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,是“二十五史”之首,被魯迅譽為“史家之絕唱,無韻之離騷”。
...〔 ? 司馬遷的詩(22篇)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