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楊生青花紫石硯歌》翻譯及注釋
端州石工巧如神,踏天磨刀割紫云。
譯文:端州石工的手藝真是靈巧如神,磨刀采石山頂上,猶如腳踏青天割紫云。
注釋:端州:今廣東高要縣一帶,境內出石硯。“踏天”句:石工登上峰頂開采硯石,好像拿刀割取天上的紫云一樣。
傭刓抱水含滿唇,暗灑萇弘冷血痕。
譯文:硯臺削磨均勻,注上水,像滿含的嘴唇,硯臺里花紋隱現(xiàn)仿佛萇弘的碧血印痕。
注釋:傭刓:均勻地削磨。抱水:注滿水。唇:指硯唇,盛水處。萇弘:周朝人,傳說他 后三年,血化為碧玉。這里形容硯臺里隱約出現(xiàn)的青花紋理,猶如萇弘的碧血。
紗帷晝暖墨花春,輕漚漂沫松麝薰。
譯文:紗帳中白天暖融融,磨動的墨花添春意,輕盈的墨泡和漂動的墨沫散發(fā)出松麝的芬芳。
注釋:紗帷:紗帳。這里指書房。漚:浸泡。沾水磨墨的意思。松麝:磨墨時候發(fā)出松麝的芳香。薰:香氣。
干膩薄重立腳勻,數(shù)寸光秋無日昏。
譯文:墨汁干潤濃淡,墨腳都均勻穩(wěn)定,小小硯臺里的墨汁像秋空般光潔,沒半點濁渾。
注釋:膩:潤。薄:淡。重:濃。腳:墨腳,即墨錠下端接觸硯石的部分。勻:均勻穩(wěn)定。數(shù)寸:指硯臺上的墨。光秋:形容墨汁猶如光潔的秋空。
圓毫促點聲靜新,孔硯寬頑何足云!
譯文:譯用筆尖蘸著墨花,發(fā)出細微、清新之聲,那又大又粗的孔硯有什么值得稱頌!
注釋:圓毫:指毛筆。促點:用筆蘸墨時的動作。孔硯:孔子用過的硯臺。寬頑:笨頭笨腦。一作“寬碩”。何足云:不值得稱道。
李賀簡介
唐代·李賀的簡介
![李賀](/d/file/p/f2f5f6e23391b203cbabae71b4d4a999.jpg)
李賀(約公元791年-約817年),字長吉,漢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陽宜陽縣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稱李昌谷,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詩鬼”之稱,是與“詩圣”杜甫、“詩仙”李白、“詩佛”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,與李白、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長吉鬼才’之說。李賀是繼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。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,27歲英年早逝。
...〔 ? 李賀的詩(207篇)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