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春望》翻譯及注釋
國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譯文:長安淪陷,國家破碎,只有山河依舊;春天來了,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。
注釋:國:國都,指長安(今陜西西安)。破:陷落。山河在:舊日的山河仍然存在。城:長安城。草木深:指人煙稀少。
感時花濺淚,恨別鳥驚心。
譯文:感傷國事,不禁涕淚四濺,鳥鳴驚心,徒增離愁別恨。
注釋:感時: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。濺淚:流淚。恨別:悵恨離別。
烽火連三月,家書抵萬金。
譯文: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,家書難得,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。
注釋:烽火: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,這里指安史之亂的戰火。三月:正月、二月、三月。抵:值,相當。
白頭搔更短,渾欲不勝簪。
譯文:愁緒纏繞,搔頭思考,白發越搔越短,簡直要不能插簪了。
注釋:白頭:這里指白頭發。搔:用手指輕輕的抓。渾:簡直。欲:想,要,就要。勝:經受,承受。簪:一種束發的首飾。古代男子蓄長發,成年后束發于頭頂,用簪子橫插住,以免散開。
杜甫簡介
唐代·杜甫的簡介
![杜甫](/d/file/p/42dcb9ea3e1e38ca36a5c92cddf237bb.jpg)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漢族,河南府鞏縣(今河南省鞏義市)人,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,杜甫被世人尊為“詩圣”,其詩被稱為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來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,影響深遠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。
...〔 ? 杜甫的詩(1134篇)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