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蜀相》翻譯及注釋
丞相祠堂何處尋,錦官城外柏森森。
譯文: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?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。
注釋:丞相祠堂:即諸葛武侯祠,在現(xiàn)在成都,晉李雄初建。錦官城:成都的別名。柏森森:柏樹茂盛繁密的樣子。
映階碧草自春色,隔葉黃鸝空好音。
譯文:碧草照映臺階自當(dāng)顯露春色,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(zhuǎn)鳴唱。
注釋:空:白白的。
三顧頻煩天下計,兩朝開濟(jì)老臣心。(頻煩一作:頻繁)
譯文:定奪天下先主曾三顧茅廬拜訪,輔佐兩朝開國與繼業(yè)忠誠滿腔。
注釋:三顧頻繁天下計:意思是劉備為統(tǒng)一天下而三顧茅廬,問計于諸葛亮。這是在贊美在對策中所表現(xiàn)的天才預(yù)見。頻煩,猶“頻繁”,多次。兩朝開濟(jì):指諸葛亮輔助劉備開創(chuàng)帝業(yè),后又輔佐劉禪。兩朝:劉備、劉禪父子兩朝。開:開創(chuàng)。濟(jì):扶助。
出師未捷身先 ,長使英雄淚滿襟。
譯文: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,常使歷代英雄們對此涕淚滿裳!
注釋:出師未捷身先 ,長使英雄淚滿襟:出師還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就先去世了,常使后世的英雄淚滿衣襟。指諸葛亮多次出師伐魏,未能取勝,至蜀建興十二年(234年)卒于五丈原(今陜西岐山東南)軍中。出師:出兵。
杜甫簡介
唐代·杜甫的簡介
![杜甫](/d/file/p/42dcb9ea3e1e38ca36a5c92cddf237bb.jpg)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漢族,河南府鞏縣(今河南省鞏義市)人,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(shí)主義詩人,杜甫被世人尊為“詩圣”,其詩被稱為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(qū)別開來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,影響深遠(yuǎn)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紀(jì)念。
...〔 ? 杜甫的詩(1134篇)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