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》翻譯及注釋
柳湖松島蓮花寺,晚動歸橈出道場。
譯文: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,傍晚聽完高僧佛經講解劃船回去。
注釋:柳湖:西湖旁多植柳,故有是稱。松島:孤山。蓮花寺:孤山寺。橈:船槳。道場,僧侶誦經禮拜之處,即佛殿。
盧橘子低山雨重,栟櫚葉戰水風涼。
譯文:因為盧橘飽含雨水,所以其果實沉重而低垂,棕櫚的葉子隨著清風的吹動相互擊打著。
注釋:盧橘子:枇杷的果實。重:沉重。栟櫚葉:棕櫚的葉子。戰:交相互動。涼:指水風的清爽。
煙波澹蕩搖空碧,樓殿參差倚夕陽。
譯文:湖上的水氣迷蒙,微波動蕩,水天一色,望湖上瓊樓珠殿,參差不去,倒映在夕陽下。
注釋:煙波:湖上的水氣與微波。澹:安靜的樣子。空碧:指水天交相輝映。參差:高低錯落的樣子。倚:靠著,這里有映照的意思。
到岸請君回首望,蓬萊宮在海中央。
譯文:回到對岸,請各位客人在回首望去,孤山寺仿佛像仙山中的蓬萊宮一樣,坐落在水中央。
注釋:君:各位客人。回首:回頭。蓬萊宮:傳說海上有仙山,名蓬萊,而孤山寺中亦有蓬萊閣,語帶雙關。
白居易簡介
唐代·白居易的簡介
![白居易](/d/file/p/c2af062d55a34b2ab11f0f891b20138d.jpg)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,又號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鄭。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,唐代三大詩人之一。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,世稱“元白”,與劉禹錫并稱“劉白”。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,形式多樣,語言平易通俗,有“詩魔”和“詩王”之稱。官至翰林學士、左贊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陽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傳世,代表詩作有《長恨歌》、《賣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...〔 ? 白居易的詩(2585篇)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