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千年調·左手把青霓》翻譯及注釋
開山徑得石壁,因名曰蒼壁。事出望外,意天之所賜邪,喜而賦。
譯文:開辟山路得到一塊石壁,把它命名為蒼壁。此事出乎意料之外,以為是上天的恩賜,因高興而寫此詞。
注釋:千年調:詞牌名。此調曹組詞名“相思會”,因其首韻有“人無百年人,剛作千年調”句,辛棄疾改此名。
左手把青霓,右手挾明月。吾使豐隆前導,叫開閶闔。周游上下,徑入寥天一。覽玄圃,萬斛泉,千丈石。
譯文:左手拿住青霓,右手挾住明月,我讓雷神豐隆在前面做向導,叫開天宮之門。我周游太空,徑直走入天之最高處。游歷了神奇迷離的仙山懸圃,觀賞了水源滔滔的涌泉和直立千丈的仙石。
注釋:青霓:虹霓。豐隆:雷神。閶闔:天門。寥天一:空虛渾然一體的高天。斛:古代量米容器,十斗為一斛。
鈞天廣樂,燕我瑤之席。帝飲予觴甚樂,賜汝蒼壁。嶙峋突兀,正在一丘壑。余馬懷,仆夫悲,下恍惚。
譯文:天帝用鈞天廣樂并設瑤池宴來款待我。天帝請我飲酒,并賜蒼壁一塊。蒼壁重疊高聳,正在瓢泉丘壑山水之間。我的馬不肯前行,駕車人因思家而悲傷,從天上返回人間我覺得恍惚惆悵。
注釋:鈞天廣樂:天上仙樂。燕:同“宴”,即宴飲。瑤:瑤池,傳說中的仙池,為群仙宴飲之所。飲予:請我飲酒。嶙峋突兀:形容蒼壁重疊高聳。余馬懷:我的馬因懷鄉而不肯前行。仆夫悲:我的駕車人因思家而悲傷。
辛棄疾簡介
唐代·辛棄疾的簡介
![辛棄疾](/d/file/p/265954a6eedae9323d3354a2d5b6ed2d.jpg)
辛棄疾(1140-1207),南宋詞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別號稼軒,漢族,歷城(今山東濟南)人。出生時,中原已為金兵所占。21歲參加抗金義軍,不久歸南宋。歷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東安撫使等職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論》與《九議》,條陳戰守之策。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,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,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;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。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,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。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,后被彈劾落職,退隱江西帶湖。
...〔 ? 辛棄疾的詩(792篇)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