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祝英臺近·掛輕帆》翻譯及注釋
掛輕帆,飛急槳,還過釣臺路。酒病無聊,欹枕聽鳴艫。斷腸簇簇云山,重重煙樹,回首望、孤城何處。
譯文:船帆輕掛,大槳急飛,過了一城又一城,到了嚴子陵垂釣的江濱。喝酒過度,必成病態,以至郁悶而精神空虛。只有依靠枕頭,聽那大槳發出的叫聲可資慰藉,極為悲痛的斷腸游子型的外任官蘇軾,眼前閃現著的是叢列成行的云霧繚繞的山峰,煙雨重重籠罩的樹林。回過頭去看,桐廬縣城在哪里呢?已經看不到了。
注釋:釣臺路:釣魚臺水路。釣臺,指東漢.嚴子陵垂釣處,在浙江桐廬城西十五公里的富春江濱。攲枕:依靠枕頭。鳴艫:發出叫聲的大槳。簇簇:叢列成行的樣子。孤城:指桐廬縣城。閑:頃刻。
閑離阻。誰念縈損襄王,何曾夢云雨。舊恨前歡,心事兩無據。要知欲見無由,癡心猶自,倩人道、一聲傳語。
譯文:但是頃刻之間就要離開了,分別的愁緒更加使人變得憔悴。那就只有從朝云暮雨的巫山男女歡會的神話夢幻中尋求解脫。不論舊愁還是新歡,對山村的思念也沒有了。不大可能再看到山村人了,但是對他們的癡情和思念沒變。只有求別人帶去一首詞。
注釋:離阻:分離,阻隔。縈損:愁思郁結而憔悴。云雨:比喻男女歡會。無由:沒有辦法。猶自:尚,依然是。倩人:懇求別人。道:同“蹈”,赴。傳語:把一方的話傳到另一方。
蘇軾簡介
唐代·蘇軾的簡介
![蘇軾](/d/file/p/15791ffa9f2e4fdffa6a818acd42d395.jpg)
蘇軾(1037-1101),北宋文學家、書畫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。漢族,四川人,葬于潁昌(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學識淵博,天資極高,詩文書畫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暢達,與歐陽修并稱歐蘇,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詩清新豪健,善用夸張、比喻,藝術表現獨具風格,與黃庭堅并稱蘇黃;詞開豪放一派,對后世有巨大影響,與辛棄疾并稱蘇辛;書法擅長行書、楷書,能自創新意,用筆豐腴跌宕,有天真爛漫之趣,與黃庭堅、米芾、蔡襄并稱宋四家;畫學文同,論畫主張神似,提倡“士人畫”。著有《蘇東坡全集》和《東坡樂府》等。
...〔 ? 蘇軾的詩(2851篇)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