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菩薩蠻·朔風吹散三更雪》翻譯及注釋
朔風吹散三更雪,倩魂猶戀桃花月。夢好莫催醒,由他好處行。
譯文:凜冽的北風,將三更天還在飄落的大雪吹得四散飛揚。在夢中,相思之人還在迷戀開滿桃花的明月之夜。夢是那么美好,不要催醒他,讓他在美好的夢境中多轉一轉吧。
注釋:朔風:邊塞外凜冽的北風。倩魂:少女的夢魂。此處指作者自己的夢魂。桃花月:即桃月,農歷二月桃花盛開,故稱。此處代指美好的時光。由他:任他,聽憑他。好處:指美夢中的景象。
無端聽畫角,枕畔紅冰薄。塞馬一聲嘶,殘星拂大旗。
譯文:沒有任何征兆,夢中突然聽見了畫角聲,醒來時,淚水已經在枕邊結成了薄薄的一層紅冰。耳中聽到的是塞馬的嘶鳴,眼中看到的是斜掛著殘星的軍中大旗,好一派凄冷而又壯闊的景象。
注釋:無端:平白無故。畫角:古代樂器,外加彩繪,故稱畫角,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。紅冰:淚水結成的冰,形容感懷之深。塞馬:邊塞的戰馬。大旗:軍中的旗幟。
納蘭性德簡介
唐代·納蘭性德的簡介
![納蘭性德](/d/file/p/4e5e8b5743eac5f04cd9b2864f2b73f2.jpg)
納蘭性德(1655-1685),滿洲人,字容若,號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。其詩詞“納蘭詞”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,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,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。雖侍從帝王,卻向往經歷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,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,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。流傳至今的《木蘭花令·擬古決絕詞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見,何事秋風悲畫扇?等閑變卻故人心,卻道故人心易變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。
...〔 ? 納蘭性德的詩(218篇)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