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置可否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?!?/p>
出處宋 汪藻《浮溪集》:“惟恐失人主之意,于政事無所可否。”
例子吳蓀甫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,轉身就坐在一張椅子里。(茅盾《子夜》十)
基礎信息
拼音bù zhì kě fǒu
注音ㄅㄨˋ ㄓˋ ㄎㄜˇ ㄈㄡˇ
正音“置”,不能讀作“zhǐ”。
感情不置可否是中性詞。
用法動賓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表示不敢發表意見。
辨形“置”,不能寫作“知”。
辨析不置可否和“模棱兩可”;都是不表示肯定還是否定。有時可通用。但不置可否指對事情不說意見;偏重于態度不明朗;“模棱兩可”可用于語言含含糊糊;往往和“詞語”、“語言”搭配。不置可否不能。
謎語口;呵
近義詞不置褒貶、不置一詞
反義詞 釘截鐵、旗幟鮮明、涇渭分明
英語not to give a definite answer
俄語не отвечáть ни да,ни нет
德語weder ja noch nein sagen(keine klare Meinung haben)
法語ne pas se prononcer ni pour ni contre(s'abstenir de dire son avis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解鈴還須系鈴人(意思解釋)
- 經幫緯國(意思解釋)
- 綠林大盜(意思解釋)
- 旦夕之間(意思解釋)
- 自我批評(意思解釋)
- 形神不全(意思解釋)
- 骨肉離散(意思解釋)
- 損人不利己(意思解釋)
- 哀而不傷(意思解釋)
- 奇才異能(意思解釋)
- 雞取卵(意思解釋)
- 時易世變(意思解釋)
- 撈一把(意思解釋)
- 歸馬放牛(意思解釋)
- 進銳退速(意思解釋)
- 絆腳石(意思解釋)
- 漫不經心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舉直錯枉(意思解釋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釋)
- 子繼父業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(意思解釋)
- 雙柑斗酒(意思解釋)
- 妙語連珠(意思解釋)
- 滿面春風(意思解釋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釋)
- 昏聵無能(意思解釋)
※ 不置可否的意思解釋、不置可否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高風亮節 | 高尚的品德;堅貞的節操。形容人的品行高尚。 |
談笑風生 | 形容談話時有說有笑;饒有興趣;氣氛熱烈。風生:有興致;很風趣。 |
窮途潦倒 | 潦倒:失意。形容無路可走,十分失意。參看“窮愁潦倒”。 |
費盡心機 | 心機:心思;計謀。指用盡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餓虎吞羊 |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 |
半吊子 | 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的人。 |
學而不厭 |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。形容好學。厭:滿足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前腳后腳 | 比喻緊跟著。 |
白發蒼蒼 | 蒼蒼:灰白色。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。 |
大開方便之門 | 給予極大的方便。 |
女扮男裝 | 女子穿上男裝,打扮成男子的模樣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賢母良妻 | 見“賢妻良母”。 |
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 | 加諸膝:放在膝蓋上;墜諸淵:推進深淵。指不講原則,感情用事,對別人的愛憎態度,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。 |
目無全牛 |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綿里藏針 | 綿絮里邊藏著針。比喻外表溫柔;內心尖刻厲害;也比喻柔中有剛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聲;昭著:顯著;明顯。壞名聲誰都知道。 |
背鄉離井 | 指遠離家鄉,流落他方。 |
歲寒三友 | 松、竹經冬不凋,梅花耐寒開放,因此有“歲寒三友”之稱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黃色。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。形容非??謶值臉幼?。 |
孤注一擲 | 注:賭注;賭博時所押上的錢;孤注:賭錢的人在輸急時把所有的錢并在一起作為賭注;擲:這里指賭錢時擲骰子。賭徒在輸急了的時候把所有的錢并作一次押上去;以決最后輸贏。比喻在危急時用盡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險。 |
變態百出 | 形容事物形態變化之多。 |
強顏歡笑 | 心里不暢快,但臉上勉強裝出喜笑的樣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