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而復失
![得而復失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2680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復:又,再。剛得到又失去了。
出處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九十六回:“孔明變色曰:‘是何言也!得而復失,與不得同。公以此賀我,實足使我愧赧耳!’”
例子清·石玉昆《續(xù)小五義》第68回:“再說寶物得而復失,大大不利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é ér fù shī
注音ㄉㄜˊ ㄦˊ ㄈㄨˋ ㄕ
繁體得而復失
感情得而復失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事物等。
反義詞失而復得
英語get it and afterwards lose it again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在此一舉(意思解釋)
- 輪焉奐焉(意思解釋)
- 發(fā)綜指示(意思解釋)
- 鶴立雞群(意思解釋)
- 綽有余裕(意思解釋)
- 舊地重游(意思解釋)
- 有去無回(意思解釋)
- 極重不反(意思解釋)
- 萬里長城(意思解釋)
- 有權有勢(意思解釋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(yǎng)德(意思解釋)
- 弟子孩兒(意思解釋)
- 水中撈月(意思解釋)
- 罄竹難書(意思解釋)
- 國無寧日(意思解釋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釋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釋)
- 草滿囹圄(意思解釋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釋)
- 圖窮匕見(意思解釋)
- 鷸蚌相爭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歡聚一堂(意思解釋)
※ 得而復失的意思解釋、得而復失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國中之國 | 指一個國家內(nèi)不受中央政權統(tǒng)轄的政權或地方。 |
草除根 | :砍斷; 草:割草;除:去掉。割草要把草根徹底除掉。比喻除去禍根;不留后患。 |
明若觀火 | 象看火那樣清楚。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。 |
付之一炬 | 付:交給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給它一把火燒光。指用火燒毀。 |
齊頭并進 | 幾支隊伍并行前進。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。 |
壓歲錢 |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。 |
照葫蘆畫瓢 |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達的大都會、大城市。 |
多情善感 | 感情豐富,容易傷感。 |
花言巧語 |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(nèi)容的言語或文辭。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;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比眾不同 | 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分工合作 | 眾人各司其責,共同從事工作。 |
閑情逸致 | 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圓鑿方枘 | 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流風馀俗 | 遺留的風氣、習俗。 |
珠聯(lián)璧合 | 珍珠聯(lián)成串;美玉合成雙。比喻美好的事物。人才聚合在一起。璧:中間有孔的扁圓玉器。 |
扯旗放炮 | 比喻公開張揚。 |
一棍子打 |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 |
牛頭不對馬嘴 |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。 |
神經(jīng)過敏 | ①癥狀名。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的感覺機能異常銳敏,神經(jīng)衰弱患者大都有這種癥狀。②泛指多疑,好大驚小怪。 |
翼翼飛鸞 | 指飛翔的樣子。 |
冠履倒易 |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,尊卑不分。 |
為萬安計 | 為絕對安全著想。 |
奸夫淫婦 | 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蕩不羈的女人。指淫亂的男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