奮武揚威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振奮勇氣,施展威風。
出處《三國演義》第一一○回:“[姜維]奮武揚威, 入魏軍之中,左沖右突,魏兵大亂。”
例子分付大小三軍,一齊奮武揚威, 上前去。清·李漁《慎鸞交·窮追》
基礎信息
拼音fèn wǔ yáng wēi
注音ㄈㄣˋ ㄨˇ 一ㄤˊ ㄨㄟ
繁體奮武揚威
感情奮武揚威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的精神。
英語make a show of one's strength(be on one's high horse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支支吾吾(意思解釋)
- 太歲頭上動土(意思解釋)
- 窮家富路(意思解釋)
- 舊地重游(意思解釋)
- 結黨營私(意思解釋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釋)
- 高步闊視(意思解釋)
- 列風淫雨(意思解釋)
- 慷慨悲歌(意思解釋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釋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釋)
- 隳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衣錦還鄉(意思解釋)
- 雞胸龜背(意思解釋)
- 氣吞牛斗(意思解釋)
- 心煩意亂(意思解釋)
- 面有難色(意思解釋)
- 盡誠竭節(意思解釋)
- 顧景慚形(意思解釋)
- 千家萬戶(意思解釋)
- 前仆后繼(意思解釋)
- 超然絕俗(意思解釋)
- 不合時宜(意思解釋)
- 似曾相識(意思解釋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釋)
- 單刀直入(意思解釋)
- 轉彎磨角(意思解釋)
- 罵罵咧咧(意思解釋)
※ 奮武揚威的意思解釋、奮武揚威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風流人物 | 風流:指英俊的;杰出的。通常指對一個時代有貢獻、有影響的人物。舊指好色或輕浮放蕩的人。 |
烽火連年 | 烽火: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。比喻戰火或戰爭。指戰火連年不斷。 |
眼空一世 | 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。 |
食不充口 | 見“食不餬口”。 |
力所能及 | 及:達到。自己的力量能達到。 |
莫衷一是 | 莫:不;還是;衷:折衷;斷定;是:對。指不知哪個正確。形容各種意見都有。得不出一致的看法。 |
失魂喪膽 | 形容極度恐慌。 |
憂喜交集 | |
匡亂反正 | 消除混亂局面,恢復正常秩序。 |
想望豐采 | 見“想望風采”。 |
四書五經 | 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典。 |
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亂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。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,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。 |
八荒之外 |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。形容極其曠遠。 |
敲詐勒索 |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;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。 |
救經引足 | 經:自縊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。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。 |
連珠炮 | 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弟子孩兒 | 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養的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難看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心曠神怡 | 心境開闊;精神愉快。曠:空闊;怡:愉快。 |
之子于歸 | 之子:這個女子;于歸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清風勁節 | 喻人品純潔,節操堅貞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豐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踵武前賢 | 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 | 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