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賊不兩立
![漢賊不兩立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0492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有我無你。
出處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后出師表》:“先帝慮漢賊不兩立,王業不偏安。”
例子惟有杜氏一個,直如添上敵國一般,心中竟安排下“漢賊不兩立”的主意。(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六十七回)
基礎信息
拼音hàn zéi bù liǎng lì
注音ㄏㄢˋ ㄗㄟˊ ㄅㄨˋ ㄌ一ㄤˇ ㄌ一ˋ
繁體漢賊不兩立
感情漢賊不兩立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比喻有我無你。
近義詞勢不兩立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(意思解釋)
- 難言之隱(意思解釋)
- 順口溜(意思解釋)
- 色飛眉舞(意思解釋)
- 暈頭轉向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舉賢任能(意思解釋)
- 夫唱婦隨(意思解釋)
- 藏形匿影(意思解釋)
- 刀光劍影(意思解釋)
- 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(意思解釋)
- 舉直錯枉(意思解釋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釋)
- 風情月意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聰明反被聰明誤(意思解釋)
- 牛驥同槽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圖窮匕見(意思解釋)
- 一剎那(意思解釋)
- 悲不自勝(意思解釋)
- 哀兵必勝(意思解釋)
- 紛紅駭綠(意思解釋)
- 轟轟烈烈(意思解釋)
- 土生土長(意思解釋)
- 是非曲直(意思解釋)
- 躍躍欲試(意思解釋)
※ 漢賊不兩立的意思解釋、漢賊不兩立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澆風薄俗 | 指社會風氣輕浮庸俗。 |
放牛歸馬 |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反唇相稽 | 反唇:回嘴;頂嘴;稽:爭論;計較。受到指責不服氣;抓住對方話把;反過來責問對方。 |
火樹銀花 | 火樹:火紅的樹;指樹上掛滿燈彩;銀花:銀白色的花。指燈光閃亮;絢麗燦爛。 |
逸游自恣 | 逸:安閑;自恣:放縱自己。安閑自在地漫游,任意放縱自己。 |
功成名就 | 功:功業。就:達到。功績取得了,名聲也有了。 |
兢兢戰戰 | 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戰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姹紫嫣紅 | 姹:美麗;嫣:妖艷;美好。形容各色的美麗花朵爭相斗妍。也作“嫣紅姹紫”。 |
古色古香 | (陳設、器物或藝術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。古香: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。 |
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善游者溺 | 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 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,因此而惹禍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。 |
不開口 | 至 也不說話。指緘口不言 |
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天網恢恢 |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。 |
氣味相投 | 氣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來。指人思想作風相同;彼此很合得來。 |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 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雞口牛后 |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進進出出 | 走進走出,穿進穿出。 |
移日卜夜 | 指晝夜相繼。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不關心。 |
東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
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撥;是非:指口舌紛爭。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;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。 |
躍躍欲試 | 躍躍:急于要動的樣子。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。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;急切想試試。 |
落荒而逃 | 離開大路;逃向荒野。形容戰敗后狼狽地逃走。也比喻處于尷尬窘迫境地時狼狽而去。 |
背義忘恩 | 指背棄道義,忘卻恩德。同“背恩忘義”。 |
斷子絕孫 | 指沒有子孫后代。多用作詛咒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