積不相能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積:積久而成的;能:親善。指一向不和睦。
出處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吳漢傳》:“君與劉公積不相能,而信其虛淡,不為之備,終受制矣。”
例子再有那狹量的人,以及平日與他積不相能的,遂拿著稿子去見東家,說他種種不是。(《晚清文學叢鈔 黑籍冤魂》第二十二回)
基礎信息
拼音jī bù xiāng néng
注音ㄐ一 ㄅㄨˋ ㄒ一ㄤ ㄋㄥˊ
繁體積不相能
感情積不相能是貶義詞。
用法兼語式;作謂語;指一向不和睦。
英語have always been at variance(be always at loggerheads; have never been on good terms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出師無名(意思解釋)
- 章甫薦履(意思解釋)
- 一時一刻(意思解釋)
- 揮霍無度(意思解釋)
- 掉以輕心(意思解釋)
- 大樹將軍(意思解釋)
- 知其不可而為之(意思解釋)
- 水中撈月(意思解釋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釋)
- 一鼓作氣(意思解釋)
- 意興索然(意思解釋)
- 安閑自得(意思解釋)
- 有求必應(意思解釋)
- 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釋)
- 前仆后繼(意思解釋)
- 故態復萌(意思解釋)
- 眾所瞻望(意思解釋)
- 豐功偉績(意思解釋)
- 迷迷糊糊(意思解釋)
- 過五關 六將(意思解釋)
- 有機可乘(意思解釋)
- 異軍突起(意思解釋)
- 不言而喻(意思解釋)
- 夫榮妻貴(意思解釋)
- 大顯身手(意思解釋)
- 將相之器(意思解釋)
※ 積不相能的意思解釋、積不相能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奉命惟謹 | 形容嚴格遵照命令行事,不敢稍有違背。 |
畏縮不前 | 畏懼退縮,不敢前進。 |
鐵郭金城 |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。 |
敵眾我寡 | 敵方人數多;我方人數少。多形容雙方對峙;眾寡懸殊。 |
百川歸海 | 百川:泛指大小江河。所有江河最終都流入大海。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。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匯集到一處。 |
溝滿壕平 | 形容飽滿。 |
阿世取容 | 阿世:曲意迎合世俗;取容:博得別人的歡心。迎合世俗,取悅于人。 |
綽有余裕 | 形容態度從容,不慌不忙的樣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財力足夠而有剩余。 |
遺形藏志 | 超脫形骸,舍棄心性,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篤近舉遠 | 篤:忠實,厚道;舉:舉薦,選拔。對關系近的厚道,對關系遠的舉薦,指同等待人。 |
龍騰虎躍 | 騰、躍:跳起;跳躍。像龍那樣飛騰;像虎那樣跳躍。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。也作“龍跳虎躍。” |
擦肩而過 | 擦:挨。挨著肩而溜走。指沒有抓住機會。 |
鐵面無私 | 形容公正嚴明;不講情面。鐵面:比喻剛直無私。 |
沒里沒外 | 里外不分,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顧影弄姿 | 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
色中餓鬼 |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。 |
衣錦還鄉 | 衣:穿;錦: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。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;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。 |
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夷為平地 | 夷:拉平,鏟平。鏟平使成一塊平地。 |
異途同歸 | 途:道路;歸:歸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歸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徑;得到相同的效果;達到相同的目的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半夜三更 | 三更:舊時一夜分為五更;半夜子時為三更;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。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道山學海 | 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流里流氣 | 舉止輕浮,品行不端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盡誠竭節 | 誠:忠誠。節:氣節,義節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。亦作“盡節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”、“竭忠盡節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