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繩而治
![結繩而治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4199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原指上古沒有文字,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。后也指社會清平,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。
出處《周易·系辭下》:“上古結繩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。”
例子曹蜍、李志雖見在,厭厭如九泉下人,人皆如此,便可結繩而治。(南朝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品藻》)
基礎信息
拼音jié shéng ér zhì
注音ㄐ一ㄝˊ ㄕㄥˊ ㄦˊ ㄓˋ
繁體結繩而治
感情結繩而治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原始管理方法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難得糊涂(意思解釋)
- 手舞足蹈(意思解釋)
- 倒栽蔥(意思解釋)
- 逴俗絕物(意思解釋)
- 束手無策(意思解釋)
- 食不充口(意思解釋)
- 過五關, 六將(意思解釋)
- 著手回春(意思解釋)
- 信及豚魚(意思解釋)
- 眾喣山動(意思解釋)
- 滿山遍野(意思解釋)
- 說一不二(意思解釋)
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釋)
- 舉重若輕(意思解釋)
- 鼻青臉腫(意思解釋)
- 來蹤去跡(意思解釋)
- 功成名就(意思解釋)
- 流離顛沛(意思解釋)
- 飲水思源(意思解釋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釋)
- 囚首垢面(意思解釋)
- 倒裳索領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粉墨登場(意思解釋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釋)
- 牛驥同槽(意思解釋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釋)
- 清風勁節(意思解釋)
※ 結繩而治的意思解釋、結繩而治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絕長續短 | 絕:截斷。截取長的,補充短的。比喻用長處補短處。 |
誅求無度 | 斂取、需索財賄沒有限度。 |
香草美人 |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。 |
心里有鬼 |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。 |
掉以輕心 | 掉:原意為搖擺;現只表示一種動作;無實義;輕心:漫不經心。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;不認真當回事。 |
高步闊視 | 同“高視闊步”。 |
貧賤不能移 | 不會因生活貧困,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。形容自己做壞事;自己受害。 |
前腳后腳 | 比喻緊跟著。 |
發號施令 | 發、施:發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
塵外孤標 | 塵外:世外;孤標:孤立的標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。 |
室徒四壁 |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。喻貧窮。 |
骨肉之親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親;親:親愛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。 |
款學寡聞 | 形容學問淺、見識少。 |
戰戰業業 | 戒慎畏懼貌。 |
忙不擇價 |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天網恢恢 |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。 |
超然絕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 |
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雅俗共賞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無窮無盡 | 窮、盡:完。沒有盡頭;沒有限度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勵;里:最里層。形容作學問切實。也形容分析透徹,切中要害。 |
入文出武 | 稱人兼備文武之才,入朝為文臣,出朝為將帥。 |
生氣勃勃 | 生氣:朝氣;勃勃:旺盛的樣子。形容富有朝氣充滿生命的活力。 |
來情去意 | 事情的內容和原因。 |
讀書三到 | 形容讀書十分認真。 |
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 | 泛指自己經歷的事,自己知道甘苦。 |
好學不倦 | 倦;厭倦。愛好學習;從不厭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