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口膏舌
![摩口膏舌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3486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磨練口舌。形容講話很厲害,善于挑撥誣陷。
出處漢·王充《論衡·自紀》:“羊勝之徒,摩口膏舌;鄒陽自明,入獄復出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mó kǒu gāo shé
注音ㄇㄛˊ ㄎㄡˇ ㄍㄠ ㄕㄜˊ
感情摩口膏舌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人的口才好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攀龍附鳳(意思解釋)
- 放牛歸馬(意思解釋)
- 青山綠水(意思解釋)
- 哀而不傷(意思解釋)
- 主憂臣勞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意思解釋)
- 安于現狀(意思解釋)
- 心直口快(意思解釋)
- 時易世變(意思解釋)
- 汗牛充棟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滿招損,謙受益(意思解釋)
- 妻兒老少(意思解釋)
- 鉆木取火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龍馭上賓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聰明反被聰明誤(意思解釋)
- 安閑自得(意思解釋)
- 知往鑒今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千家萬戶(意思解釋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釋)
- 萬變不離其宗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釋)
- 赤膽忠心(意思解釋)
※ 摩口膏舌的意思解釋、摩口膏舌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縫衣淺帶 |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,借指儒者。 |
經幫緯國 | 經、緯:本指絲織物的縱線和橫線,引申為治理、規劃;邦:國家。指治理國家。 |
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 |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 |
個人主義 | 個人本身的利益應該高于一切的道德學說或原則,道德的自私自利。 |
失魂喪膽 | 形容極度恐慌。 |
嚴陣以待 | 嚴:嚴肅整齊;嚴陣:整齊嚴正的陣勢。擺好陣勢等待著。指做好充分戰斗準備;等著敵人。 |
默不做聲 | 默:沉默。沉默不說一句話 |
暈頭轉向 | 暈:頭腦發昏;轉向:辨不清方向。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。 |
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止于至善 |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作亂犯上 | 犯:冒犯。違抗尊長或朝廷,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。 |
難上加難 | 難:不容易。形容極端的難度。 |
鈿合金釵 | 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 |
令人作嘔 | 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面有難色 |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
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 | 徒:空;羨:羨慕。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,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。 |
古里古怪 | 怪異、奇特。 |
南征北戰,東蕩西 | 征:征戰;蕩:掃蕩。形容轉戰南北,奮勇 敵。 |
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東西。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;給人看一樣。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
引領翹首 | 引領:伸長脖子;翹首:抬頭。伸長脖子,抬著頭。非常盼望的樣子。 |
戰不旋踵 | 旋:轉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絕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。 |
一棍子打 |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 |
牛星織女 | 即牛郎織女。 |
高步通衢 | 見“高步云衢”。 |
進退維谷 | 維:語氣助詞。谷:比喻困難處境。進和退都處于困難的境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