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不忍視,耳不忍聞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不忍心看,不忍心聽。形容情景十分凄慘。
出處康有為《大同書》乙部:“若將其坑降之跡演以雜劇,累一月描寫之,當無人不惻動其心,哀矜涕泗,目不忍視,耳不忍聞矣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mù bù rěn shì,ěr bù rěn wén
注音ㄇㄨˋ ㄅㄨˋ ㄖㄣˇ ㄕˋ,ㄦˇ ㄅㄨˋ ㄖㄣˇ ㄨㄣˊ
繁體目不忍視,耳不忍聞
感情目不忍視,耳不忍聞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于事件或局面等。
近義詞目不忍見,耳不堪聞
英語One's eyes could not bear the scene.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力所能及(意思解釋)
- 命中注定(意思解釋)
- 窮鄉僻壤(意思解釋)
- 人心歸向(意思解釋)
- 云天霧地(意思解釋)
- 空口無憑(意思解釋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釋)
- 拔茅連茹(意思解釋)
- 抱恨黃泉(意思解釋)
- 風急浪高(意思解釋)
- 融會貫通(意思解釋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釋)
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釋)
- 面有難色(意思解釋)
- 風聲鶴唳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致(意思解釋)
- 禮壞樂缺(意思解釋)
- 學而優則仕(意思解釋)
- 饑不擇食(意思解釋)
- 偶語棄市(意思解釋)
- 剛愎自用(意思解釋)
- 赤膽忠心(意思解釋)
- 舉足輕重(意思解釋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釋)
- 群山四應(意思解釋)
- 無惡不作(意思解釋)
-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(意思解釋)
- 同功一體(意思解釋)
※ 目不忍視,耳不忍聞的意思解釋、目不忍視,耳不忍聞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殘花敗柳 | 敗:衰敗。殘:凋殘。凋殘的柳樹,殘敗了的花。舊時用以比喻生活放蕩或被蹂躪遺棄的女子。 |
形影相顧 | 形:形體;影:身影。孤身一人,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。形容無依無靠,非常孤單。 |
長夜之飲 | 指通宵宴飲。 |
進本退末 | 本:根本;末:枝節。指重視根本、主要的東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 |
銷聲匿跡 | 不出聲;不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。銷:消失。 |
揚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白日見鬼 | 大白天見到鬼。原比喻官府里清閑、冷落。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。 |
叫化子 | 乞丐。 |
飛檐走壁 |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,能夠跳上房檐,越過墻壁。 |
見危致命 | 見“見危授命”。 |
罄竹難書 | 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
令人作嘔 | 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之子于歸 | 之子:這個女子;于歸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無稽之談 | 稽:音機;查考;談:話語;傳言。沒有根據的說法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聲;昭著:顯著;明顯。壞名聲誰都知道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千真萬確 | 真:真實;確:確實。形容情況非常確實。 |
義不容辭 | 義:道義;容:允許。辭:推辭。道義上不允許推辭。 |
過甚其詞 | 話說得太過分;與實際不相符。 |
空手套白狼 |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無本買賣。 |
金玉滿堂 | 金、玉:黃金和美玉。指黃金寶石滿堂都是。形容財富之多。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學。 |
流風馀俗 | 遺留的風氣、習俗。 |
甘拜下風 |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。自認不如對方;表示真心佩服。 |
躍躍欲試 | 躍躍:急于要動的樣子。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。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;急切想試試。 |
扯旗放炮 | 比喻公開張揚。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獲得知識;格物:推究事理。獲得知識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