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黃不交
![青黃不交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8419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青:未成熟的莊稼;黃:已成熟的莊稼。舊糧已經吃完,新糧尚未接上。比喻新舊失去銜接。
出處宋·蘇軾《奏浙西災傷第一狀》:“來年青黃不交之際,常平有錢無米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qīng huáng bù jiāo
注音ㄑ一ㄥ ㄏㄨㄤˊ ㄅㄨˋ ㄐ一ㄠ
感情青黃不交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新舊連接不上。
近義詞青黃不接、青黃未接
反義詞后繼有人
英語temporary shortag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正本溯源(意思解釋)
- 心有余而力不足(意思解釋)
- 有兩下子(意思解釋)
- 堂堂一表(意思解釋)
- 當仁不讓(意思解釋)
- 進本退末(意思解釋)
- 戶限為穿(意思解釋)
- 龍騰虎躍(意思解釋)
- 兵荒馬亂(意思解釋)
- 以身試法(意思解釋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釋)
- 牝雞司晨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釋)
- 萬馬奔騰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(意思解釋)
- 民不畏 (意思解釋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釋)
- 燕雀安知鴻鵠志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戶告人曉(意思解釋)
- 拔茅連茹(意思解釋)
- 飯囊酒甕(意思解釋)
- 千里送鵝毛,禮輕情意重(意思解釋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牛刀小試(意思解釋)
- 事與愿違(意思解釋)
※ 青黃不交的意思解釋、青黃不交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經文緯武 | 治理國家的本領,文的武的都具備。 |
鑿壁借光 | 鑿:挖。在墻上鑿一小孔,借鄰居的燈光讀書。形容家貧刻苦讀書。 |
二八佳人 | 二八:指十六歲:佳人:美女。十五六歲的美女。 |
空谷傳聲 |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;立即可以聽到回聲。比喻很快有所反響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常年累月 | 長年累月,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。 |
事與愿違 | 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 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盡誠竭節 | 誠:忠誠。節:氣節,義節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。亦作“盡節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”、“竭忠盡節”。 |
黃鐘毀棄 | 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
屨及劍及 | 屨:鞋;及:趕上。形容人奮發興起,行動果斷迅速 |
反戈一擊 | 反:反轉;調轉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;尖頭橫刃;長柄;像矛。調轉矛頭;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。比喻掉轉方向;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。 |
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| 諺語。原比喻平時不往來,遇有急難才去懇求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,臨時慌忙應付。 |
冠履倒易 |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,尊卑不分。 |
強顏歡笑 | 心里不暢快,但臉上勉強裝出喜笑的樣子。 |
解甲歸田 | 解:脫下;甲:鎧甲。脫掉軍裝;回家種地。 |
援筆立就 | 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。形容人文思敏捷。 |
弊多利少 | 指弊端超過有利。 |
音容如在 |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。形容對 者的想念。同“音容宛在”。 |
丹書鐵契 | 丹書:用朱砂寫字;鐵契:用鐵制的憑證。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。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,故名。 |
患難見真情 | 只有經過共同的患難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。 |
奪其談經 | 比喻在辯論中壓倒眾人。 |
兵無斗志 | 士兵缺乏作戰的決心和勇氣。 |
上樓去梯 | 比喻進行極其秘密的謀劃。也比喻誘人上當。 |
黑眉烏嘴 | 眉頭嘴臉都不干凈。形容淘氣、貪玩孩子的骯臟面容。 |
有國難投 | 有國家卻不能回去。 |
游騎無歸 | 游騎:離隊的騎兵。離隊的騎兵,無處可歸。比喻離了根本,得不到歸宿。 |
力不能支 | 力量不能支撐。表示事到危難時候;想要挽救、解決;但力量不夠。 |